中國經濟導報消息:2000年4月,新疆石河子經濟技術開發區升格為國家級開發區,作為我國西部地區14家國家級開發區中唯一不設在省會城市的開發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相對較差的區位條件,決定了石河子開發區的發展要比其他西部國家級開發區的發展之路艱難得多。但經過17年的風雨兼程,尤其是近9年的快速發展,使它崛起的速度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人們當初對它的期待。
2000年以來的9年間,石河子開發區生產總值、工業增加值、招商引資到位資金額、固定資產投資和稅收年均增速達到40%以上。2008年,開發區實現生產總值45.9億元、其中工業增加值33.8億元,完成招商引資額30億元,實現稅收7.6億元。今年以來,石河子開發區黨工委、管委會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中央“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總體要求,采取了一系列調控措施,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不利影響,使經濟穩定增長的良好態勢沒有減弱,對外開放的步伐沒有停頓,國內外大企業、大集團青睞的目光沒有改變。今年上半年,石河子開發區實現生產總值20.2億元,同比增長19%,其中工業增加值16億元,同比增長21%;實現工業總產值61億元,同比增長27%。根據石河子開發區目前的經濟運行情況來看,可實現全年的預期發展目標。從歷史發展的縱向比較,石河子開發區的發展速度很快,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從我國西部地區14家國家級開發區的橫向比較,石河子開發區也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競爭實力,超過了部分位于省會城市的國家級開發區。
依托自然資源、產業基礎、生產要素、優惠政策等優勢,石河子開發區確立了做大做強棉紡織、綠色食品、現代農業裝備和化工4個支柱產業的發展方向,緊緊抓住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經濟區產業進行梯度轉移的機遇,奠定了4個支柱產業在自治區的優勢地位。
石河子開發區有棉紡織紡錠規模120萬錠,成為中西部地區大型紡織品基地,其中新疆天盛實業有限公司擁有紡錠規模75萬錠。新疆弘生紡織有限公司現有寬幅無梭提花織機84臺,填補了新疆空白;新疆愛立澤紡織有限公司填補了開發區紡織行業利用外資的空白。在加快棉紡發展的同時,致力于產業鏈的延伸,除弘生家紡外,新疆天盛實業有限公司總投資32億元,計劃用3~5年建設年產7500萬件服裝、6萬噸毛巾、1億米家用紡織品的能力。項目全部建成達產后,銷售收入將超過150億元,并將形成“棉花?D紡紗?D織布?D印染?D服裝”產業鏈,開發區棉紡產業將實現重大突破。
以臺灣頂新國際集團建設方便食品、飲料和包裝物生產項目為起點,石河子開發區食品行業得到快速發展,知名企業聚集效應逐步顯現。娃哈哈集團、雨潤集團、旺旺集團、華龍日清今麥郎公司、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伊利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知名企業陸續在開發區建設食品、飲料項目。截至2009年9月,石河子開發區已形成120萬噸食品、飲料生產能力。新疆燕京農產品開發有限公司年產5萬噸麥芽項目已投產,娃哈哈集團與兵團八師3個團場合資設立的娃哈哈啟力乳業有限公司日處理200噸鮮奶項目也已投產。由山東煙臺張裕葡萄釀酒股份有限公司年產4萬噸成品葡萄酒灌裝項目、新疆江海三泰番茄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年產10萬噸農產品深加工項目9月初已開工建設。
2003年,在石河子開發區啟動建設了以新疆天業集團為基礎的120萬噸聚氯乙烯聯合化工項目,目前已形成年產70萬噸聚氯乙烯、60萬噸離子膜燒堿、配套100萬噸電石、80萬千瓦發電裝機容量及150萬噸水泥、1億塊粉煤灰磚的生產能力。天業第二個年產40萬噸項目及配套的60萬千瓦電廠、32萬噸離子膜燒堿、64萬噸電石、日產3000噸水泥項目已開工建設。
新疆天業集團大力發展塑料節水器材,節水器材供應能力已達到1000萬畝,產品打入中亞市場,并在國內24個省、市、自治區推廣應用。經過幾年的試驗推廣,新疆貴航農機裝備科技有限公司年組裝150臺采棉機項目得到國家認可和資助,該公司2009年計劃組裝采棉機150臺,還將陸續研究、制造相關農牧業機械,并成為新疆相關企業的機械加工、維修基地。新疆天振農牧業機械廠、新疆科神農業機械公司等一批以生產犁、耙、播、種子加工等農業機械為主的中小企業也取得了快速發展。
當前,石河子開發區正處在新的發展起點上,經濟社會發展已駛入了快速前進的航道,在發展階段上已步入穩步增長期,在發展的外部環境上已步入綜合機遇期,在發展后勁上已步入蓄勢突破期。只有不斷解放思想,更新觀念,頑強拼搏,銳意進取,機遇才可能成為加快發展的動力。在“十一五”最后一年乃至“十二五”期間,石河子開發區將按照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總目標以及兵團八師石河子市黨委確立的把開發區建設成為師市經濟發展的增長極、新型工業化的排頭兵、體制機制創新的先行區、對外開放的窗口的要求,石河子開發區黨工委確定了到2012年“圍繞一個目標”(把開發區建設成為西北地區綜合性多功能產業園區),“立足兩區聯動”(實現開發區和北工業園區協調發展),“實施三大戰略”(推進優勢資源轉換、外向帶動和優化升級戰略),“堅持四化定位”(堅持產業集群化、資源市場化、環境生態化、服務品牌化),“做強做大5個支柱產業”(紡織服裝、綠色食品、化工、農業裝備和新型建材)的發展思路。預期到2012年,開發區實現生產總值100億元以上,其中工業增加值82億元,完成稅收15億元以上。從2008~2012年5年累計完成招商引資到位資金額150億元以上。
----堅定不移地做強做大5個產業基地不動搖。堅持現有企業增資擴建與招商引資多上項目、上大項目兩手抓,形成依托核心大企業、骨干企業、拉長產業鏈條,加快培植具有輻射帶動作用、眾多中小企業協作配套的產業集群。力爭到2012年,集中力量做大做強的5大支柱產業規模得到發展壯大、產業結構得到有效升級、產業門類得到新的拓展。聚氯乙烯年生產能力達到120萬噸,;棉紡織紡錠規模達到150萬錠、織機2000臺,形成年產色織襯衣7500萬件、毛巾6萬噸、家用紡織品1億米,把開發區建成西部重要的優質棉紡織品生產和交易基地;食品生產加工能力達到150萬噸,把石河子開發區建成全疆重要的優質食品加工基地;年組裝采棉機達到150臺,把開發區建成全疆重要的現代農業裝備制造基地;年水泥生產能力達到200萬噸;電力裝機容量達到130萬千瓦。
----堅定不移地抓招商引資工作不動搖。按照“整合資源、突出重點、內外結合、西引東進”的原則,重點在招商引資的方式、地域、領域、機制等方面實現新突破。在招商引資方式上,由政策招商、資源招商、上門招商和會議招商,向與品牌招商、環境招商、配套招商、網絡招商、委托招商、定向招商、以商引商相結合轉變;在招商引資地域上,由疆內和國內的“拉網式”普遍招商,向重點突出“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經濟圈和港澳臺地區、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家的“撒網式”招商轉變;在招商引資領域上,由主要依靠本地資源發展的棉紡織、食品等產業領域,向與整合疆內和中亞國家資源為主的礦產品加工、造紙、化纖、石油天然氣化工、煤炭化工、新材料等產業領域拓展相結合轉變;由主要依靠疆內市場建設項目為主,向與依靠國內和中亞市場相結合轉變;由主要依靠農副產品資源的初級加工利用,向與初級工業品的精深加工相結合轉變;在招商引資機制上,由領導招商、個別部門招商,向管委會全員招商轉變,并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投身于招商引資活動;由不定期派員外出的階段性招商,向與在重點招商區域設立辦事處定點和長期招商轉變。
----堅定不移地扶植優勢大企業、大集團不動搖。為引導優質資源向重點企業和優勢企業聚集,加快培育和發展一批有較強實力的大企業大集團,不斷增強綜合經濟實力,盡快出臺《關于培育大企業大集團的實施意見》,對擁有名牌產品和較高市場占有率、市場競爭能力強、發展潛力大、對經濟發展具有重大聯動效應的大企業,通過財政獎勵、財政貼息、出口激勵、融資服務、生產要素配置、減輕企業負擔等有效政策支持大企業盡快做強做大。對有條件的天業、天盛、華芳、弘生、頂益、頂津、娃哈哈、旺旺、伊利等企業,要積極創造條件,扶持其不斷加大投入盡快做強做大。在繼續引進大企業、大集團上實現突破,著力打造“百億元、十億元、億元”龍頭企業板塊,促成年銷售收入超100億元以上的企業達到兩家,超10億元的企業達到5家,超億元的企業達到20家。
----堅定不移地大力實施品牌戰略不動搖。將把打造知名品牌作為推動新型工業化建設的重要舉措來抓,大力實施品牌戰略,全力提升區域產業層次和整體競爭力,制定品牌戰略實施計劃,設立品牌戰略發展基金。按照“重點產業形成規模、傳統產業形成優勢、主導產業創出品牌”的思路,抓好品牌的“引導、扶持、推動”工作,加大產品品牌、行業品牌、區域品牌的培育力度,形成點、線、面立體化推動品牌建設的新格局。對在國內具有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康師傅”、“燕京”、“華芳”、“娃哈哈”、“伊利”、“張裕”、“旺旺”、“雨潤”、“弘生”等品牌,要利用其品牌效應提升石河子市的城市品牌。抓好國家和自治區級品牌企業梯隊的儲備和跟進工作,重點扶持天業、天盛、中圣、神內、天山焊條等企業爭創國家和自治區馳名商標,不斷提高產品市場占有率和知名度,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知名度。
----堅定不移地推進市場化配置資源不動搖。按照“政府引導、企業主導、市場調節、多元并舉”的原則進行資源的優化配置,確保開發區的企業能夠引得進、留得住、做得強。政府要充分發揮對資源配置的控制力和影響力的同時,爭取自治區、兵團在項目布局、產業規劃上予以大力支持,以獲得更多資源。要充分發揮政府的橫向經濟協作優勢,為企業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內配置資源創造條件。要引導企業以戰略聯盟的方式或參股、控股和收購等形式,增強對資源的控制力。更大程度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其供需矛盾由市場進行調節,引導企業除在石河子墾區、全疆范圍內配置資源外,要充分利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和兩種資源,尤其要引導企業利用好中亞區域國家的兩個市場和兩種資源,形成企業持續長久的競爭優勢。
----堅定不移地創造良好金融環境不動搖。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加快開發區發展必須有良好的金融環境和強有力的金融支持。銀、政、企各方要牢固樹立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理念,不斷推進全方位、寬領域、深層次的合作關系。今后一段時期,是開發區經濟發展的加速期,也是工業投資的高峰期,建設資金短缺的矛盾將比以往任何時期都突出,搭建融資平臺事關推進石市工業化進程的全局。一是加強與現有銀行和金融機構及其上級的廣泛合作,使其在促進經濟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二是積極引進其他銀行在石河子開發區設立分支機構,不斷完善和改進金融服務,增強開發區發展的動力;三是加大對擔保公司的財政投入和支持力度,為企業融資提供擔保;四是著力引進非銀行金融機構,積極設立金融租賃公司,支持工業企業的發展;五是積極探討國有資產經營公司、國有企業、團場、非公有制企業之間的聯保、互保,為企業加快發展創造條件。
----堅定不移地加快向西開放步伐不動搖。要充分發揮地緣優勢,努力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和經濟的外向度。石河子開發區引進了一大批國內外知名企業落戶,都是從中亞區域、全國以及新疆獨特的市場角度,都是立足新疆、面向中亞區域進行項目布局。很多企業都在占據新疆市場的基礎上,把擴大企業規模的目標定位在了中亞區域國家。繼續加大對天山電焊條、康師傅方便食品、娃哈哈飲料等重點出口企業的支持力度,增強其競爭力。積極鼓勵天山電焊條廠、西域酒業有限公司、神內食品有限公司等有條件的企業對外投資,開展境外加工貿易,帶動產品、服務和技術出口。著力引進一些跨國商貿流通企業,借力發力開拓中亞區域國家乃至東歐國家市場。組織相關專家盡快對在“中哈霍爾果斯國際合作中心”內建設開發區商品展銷中心的可行性進行研究論證。
----堅定不移地推進節能降耗和循環經濟發展不動搖。堅持把節能降耗和淘汰落后產能作為工業發展的重要任務。一是嚴格執行行業準入制,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污染行業盲目投資建設,嚴格執行“三同時”制度和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審查制度,充分利用目前經濟形勢變化帶來的產業調整空間,加快工業的結構調整步伐;二是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和產業升級,繼續加大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工藝裝置和技術設備的工作力度,把淘汰落后產能和推進產業升級結合起來,鼓勵通過引進技術、實施技術改造等方式提升裝備技術水平和生產工藝,達到國家產業要求,盤活優化存量,使其更好地為工業經濟發展做出貢獻;三是加快發展循環經濟,全面推行清潔生產。支持天業集團發展和鞏固已取得的循環經濟成果,大力實施循環經濟試點示范,在清潔生產、節能降耗和減少污染物排放和資源綜合利用方面實現更多創新、更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