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十一五”以來,中國石油申請發明和專利的數量和質量逐年提升 |
中國石油網消息(記者朱釗)1月10日,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揭曉,中國石油完成的“中東巨厚復雜碳酸鹽巖油藏億噸級產能工程及高效開發”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至此,中國石油去年科技創新工作碩果盈枝,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中國專利金獎1項、銀獎1項;主導完成國際標準7項。
2019年是中國石油實現全面建成國際知名創新型企業目標的攻堅之年。2019年7月27日,集團公司召開以科技創新為主題的領導干部會,明確到2021年全面建成國際知名創新型企業、到2035年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創新型企業的主要工作目標。隨后,集團公司黨組審議并下發了《集團公司黨組關于加快推進科技創新驅動公司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相關部門制訂了《關于進一步激發科研機構和科研人才動力活力的二十六條措施》《關于進一步深化集團公司科技體制機制改革的若干措施》《關于進一步完善集團公司科技獎勵工作的若干措施》等政策辦法,推進科研項目競爭性選聘,在全公司范圍公開擇優選拔項目經理,積極探索新的激勵科研人員舉措,制定項目收益分紅試點方案,極大地調動了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創造性。
這一年,重大關鍵技術攻關成果顯著,支撐引領主營業務高質量發展。油氣勘探開發技術方面,形成鹽下超深層天然氣成藏理論與勘探評價等應用基礎理論新認識,創新低滲透油藏空氣泡沫驅提高采收率技術等關鍵技術,為國內油氣勘探突破發現和規模建產、海外項目開發和生產運行提供了技術支撐。
煉油化工技術方面,自主開發的國Ⅵ汽油質量升級催化劑推廣應用,煉化轉型、煉油催化劑、大煉油等專項的實施,開發出系列聚烯烴新產品,在聚烯烴催化劑生產工藝包和成套工藝技術開發上取得突破,為煉化業務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
工程技術方面,井中地球物理光纖采集系統、新型海底節點等技術利器在國際上成功發布,旋轉導向系統各項性能全面提升,萬米深井成像測井、高寒地區智能管道建設等自主技術及工具裝備有力提升了復雜、極端條件下工程服務保障能力和創效能力。
這一年,科技創新成果再創佳績。中國石油新疆油田完成的“一種巖石脆性的測井方法和裝置”獲得中國專利金獎,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的“一種高成熟凝析油油源確定方法”獲得中國專利銀獎。中國石油還主導完成國際標準7項,創近年新高,尤其是在管道技術領域取得新突破,完成3項國際標準;申請專利5537件,其中發明專利3045件,申請專利的數量和質量逐年提升,為中國石油保持能源行業創新主體地位做出重要貢獻。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