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為期兩天的艱難談判之后,“歐佩克+”最終達成了深化石油減產的決定,在目前120萬桶/日的基礎上再增加50萬桶,即實現170萬桶/日的減產力度,加上沙特自愿“貢獻”40萬桶/日的額外額度,2020年第一季度“歐佩克+”石油減產規模最高將達210萬桶/日。
不過,業內認為,最新減產目標仍現“后勁不足”。一方面,每日再減產50萬桶是“臨時任務”,只適用于明年3月底前,這意味著其對明年油市供應過剩的影響“十分有限”;另一方面,俄羅斯對于深化減產始終持保守態度,沙特的“自我奉獻”也是為了提振沙特阿美上市后的企業估值,雙方“離心”傾向十分明顯,“歐佩克+”“散伙”預期正不斷走強。
歐佩克十年來最大減產量
“歐佩克+”圍繞“是否深化減產”的談判持續了一整夜,并最終于12月6日公布了“目前基礎上再減產50萬桶/日”的結果,布倫特原油價格隨即上漲了1.4個百分點至每桶64.25美元。
《金融時報》報道稱,170萬桶/日的最新減產目標,約占全球石油需求的1.7%。鑒于沙特自愿再減產40萬桶/日,明年初開始“歐佩克+”有望實現210萬桶/日的總減產規模,這約占全球石油需求2%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歐佩克十年來最大減產量。根據協議,50萬桶/日的“新額度”將由歐佩克11國和非歐佩克10國平攤,歐佩克負擔37.2萬桶/日,非歐佩克負擔13.1萬桶/日。其中,沙特任務最重,為16.7萬桶/日;其次是俄羅斯,約7萬桶/日;阿聯酋、科威特和伊拉克分別為6萬桶/日、5.5萬桶/日和5萬桶/日。
分析認為,“歐佩克+”并未如預期般將減產協議延長至2020年中或年底,因此很難對長期提振油價以及緩解供應過剩壓力帶來積極影響。塔斯社指出,“歐佩克+”深化減產的努力,有望使油價在明年首季度維持在每桶55至65美元區間。
沙特力求抬高阿美估值
彭博社指出,沙特一直是減產協議最積極的倡導者,此次不斷敦促深化減產,主要是為了短期內提振油價,穩住沙特阿美上市后的股價底線,進而抬高企業估值。沙特或將創下2014年以來最低水平的石油產量,該國11月石油產量約1000萬桶/日,進入12月后日均產量約970萬桶。
沙特能源部長阿齊茲親王表示,沙特自愿額外減產是以其他產油國完全實現各自生產目標為前提。過去一年,伊拉克、尼日利亞和俄羅斯等國一直超過產量配額。“只有在全球石油庫存下降,油價反映市場緊俏時,我們才會進一步考慮放寬供應限制、增加產量。”
路透社指出,沙特最理想的油價區間是每桶70至80美元,為了給沙特阿美創造一個良好的“上升空間”,盡快抬升油價是當務之急。
分析認為,在石油需求增長持續放緩之際,美國仍在醞釀大規模增產事宜,這些都可能會導致另一個供過于求的局面,使油價再次回落至每桶50美元下方。對于大多數歐佩克成員國來說,這一價格水平太低了,無法平衡財政預算,更別說追求沙特阿美最大估值的沙特。
“歐佩克+”“散伙”預期走強
業內普遍期待此次減產力度可以延續至2020年6月甚至明年底,但由于俄羅斯一直不愿深化減產,沙特又擔心其他產油國不按規定完成減產執行率,“歐佩克+”“散伙”的預期正在走強。
高盛分析師DamienCourvalin表示,明年第二季度開始,油市會出現什么情況,暫時無法預料,但可能會反映出沙特代表的歐佩克,以及俄羅斯引領的非歐佩克的新立場。如果其他產油國不充分遵守減產協議,沙特可能不再參與減產,而一直不愿深化減產的俄羅斯,則早就釋放出了“快點結束”的信號。
對此,阿齊茲在接受路透社采訪時表示:“我們與俄羅斯的合作會持續下去。我們只是想在產量調整以及應對市場需求方面能有更大的彈性。”
根據最新減產協議,凝析油將不再被列為各國石油產出的一部分,鑒于俄石油產量中包括凝析油,而其他產油國不包括,這一決定被解讀為沙特意在“拉攏”俄羅斯。俄羅斯能源部長諾瓦克坦言,凝析油被剔除在外,可能將降低減產的整體影響。
非歐佩克產量增速或破紀錄
截至目前,“歐佩克+”減產政策對于平衡石油市場的作用“十分緩慢”,非歐佩克國家石油產量的增長預期“十分兇猛”。挪威能源咨詢機構雷斯塔在一份報告中指出,2020年非歐佩克國家包括原油和凝析油在內的石油總產量將以創紀錄的速度增長,預計每日增加226萬桶。這不僅將打破1978年196萬桶日增幅的歷史紀錄,更給“歐佩克+”試圖平衡全球石油市場的努力帶來極大威脅和挑戰。
致密油將成為2020年非歐佩克國家石油產量增長的主要貢獻者,每日226萬桶的增幅中有135萬桶來自致密油。美國將是2020年實現最快增長的產油大戶,緊隨其后的是挪威和巴西,他們均是全球海上石油領域的主要參與者。雷斯塔上游分析師EspenErlingsen指出:“非歐佩克石油產量創紀錄增長,將給明年油市帶來巨大壓力,“歐佩克+”有必要繼續加大和深化減產力度。”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