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控制石油消費總量,對于保障國家能源供應和經濟安全、應對氣候變化、打贏藍天保衛戰、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現代化經濟體系具有重要意義。石油消費總量控制的長遠目標是,中國與國際社會一起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并努力實現本世紀下半葉“碳中和”目標。
控制石油消費總量意味著什么?國內油企又該如何應對?
“石油消費總量控制,是今天必須要采取的主動、積極的措施。”中國石化原董事長、黨組書記傅成玉指出,“中國石油消費量預計在2025年達峰,峰值7.2億噸。要想實現這一油控目標,路徑的選擇和措施的落實至關重要。中國未來應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推進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注重科學技術的進步,并把能效提升作為第一要務,不斷加快能源體系從化石能源為主向低碳綠色能源為主的轉型。”
目前,主要發達國家能源消費以石油為主,石油消費總量和人均石油消費都已達峰并明顯下降。中國目前的人均石油消費較歐美發達國家要低,在資源、環境和氣候變化的約束下,中國需要探索以明顯低于發達國家油耗水平、甚至低于世界人均石油消費量的創新型“油控路徑”,支撐實現全面現代化目標,實現跨越式發展。
“我們應充分認識到‘油控’的挑戰性、復雜性和長期性。”油控研究項目核心組成員、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RDC)高級顧問楊富強指出,發達國家早已在積極實施擺脫化石能源依賴的能源轉型戰略。中國等發展中國家不能走、也走不通發達國家的老路,而應擺脫對煤炭、石油的過度依賴,早日進入新能源時代,以實現保障能源安全、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和公眾健康、以及應對氣候變化等多重目標。
《中國石油消費總量打分與控制方案研究》報告指出,石油消費總量控制將促使中國加速能源轉型。報告提出在2025年將實現石油消費達峰,為在2035年前實現經濟、社會和環境協調發展的“美麗中國”愿景,在2050年將實現“碳中和”的1.5攝氏度溫控目標做出貢獻。石油消費總量控制不僅能顯著降低中國能源安全領域風險,減少社會環境外部成本,還能培育新興產業,推動節能減排和循環經濟技術的發展,促進經濟增長。(陳東升)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