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國成品油市場整體運行偏弱。”日前,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中宇資訊分析師許磊表示,今年以來,成品油供需差進一步拉寬,汽油需求進一步下降;柴油繼續處于負增長趨勢且下降幅度加大,一方面國內柴油供應增速同步下滑,資源供應收緊,部分地區長時間供應緊張,加上今年國家加大對固定資產投資工礦以及基建等行業復蘇需求量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平抑柴油價格下跌的空間。
“年內國際原油對國內汽柴油市場缺乏實質性的提振,四季度因受原油走勢區間震蕩的影響,成品油市場持續表現不溫不火,市場多隨行就市運行。”許磊說。
今年1-11月份,國內原油加工總量為53710萬噸或1290萬桶/日,同比增幅6.4%,繼續保持增長態勢。在國內產能擴張、供應增加的局勢下,國內成品油消費進一步放緩,導致國內煉油利潤空間表現惡化。前三季度主營石化企業營收均大幅下行,地煉方面成品油業面臨外圍市場銷售壓力,多數時段汽柴油庫存處于中低位,成品油市場競爭日益激烈。
許磊表示,在國內成品油煉化環節遭遇擴張的同時,國內出臺一系列改革政策以提高成品油市場化程度,擴大成品油消費,目的在于引導消費擺脫需求下降的困境,同時成品油市場化改革不斷提速,將視體制內改革進程全面放開由市場形成。
2020年預計國內成品油市場繼續維持供需寬松局面,但上游供應端壓力進一步增加,大連恒力以及浙江石化成品油銷售量日益增長,區域性下游資源競爭或將加劇,尤其是以環渤海以及長三角地區為軸心向外擴張,供需過剩的矛盾令業者空頭氣氛增濃。
零售端市場化改革進程加快,在外資準入限制放寬后,外資加油站注入比例持續提升,以英國BP和殼牌為主的外資品牌的新一輪跑馬圈地中,零售格局將發生較大變化,終端競爭加劇會傳至上游市場。盡管為擴大成品油消費,零售經營資格審批已下放至地級市政府,但是煉油能力急劇擴張導致的供應過剩仍需釋放周期。
此外,汽車行業遭遇寒冬,同時,車用平均油耗的下降--按照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最新乘用車燃油標準,到2020年,平均油耗應達到5升/百公里,比“十三五”初期的平均油耗水平降低38%,將對汽油消費產生較大影響,汽油消費增速繼續放緩,或將長期處于低速增長模式。
許磊預計,未來國內成品油需求較弱,原油加工量處于高位,將導致中國成品油供應過剩,并促使煉廠繼續增加成品油出口,以緩解國內供應過剩的壓力。預計明年汽柴油整體價格仍然會繼續承壓走低,年內均價可能繼續下行。盡管近幾年成品油出口量及出口配額逐步增加,特別是柴油出口量同比增幅較大,但占國內消費比例仍較小,預計需求端疲弱的情況或將長期延續。(何曉曦)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