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離岸工程10月9日消息,能源研究公司RystadEnergy表示,到本世紀20年代,通過自動化和數字化,全球油氣行業可以節省高達1000億美元。
Rystad的研究稱:“通過本世紀20年代的自動化和數字化舉措,可從勘探與生產上游預算中削減多達1000億美元。服務公司正在進行自我改造,以幫助運營商解鎖這些節省的資金。”
2018年,3000多家上游公司的運營支出、油井、設施和海底資本支出達到了1萬億美元。在海上、頁巖和常規陸上活動預算中,有不同程度的潛在節約,但總體而言,由于自動化和數字化,大約10%的支出可以通過更高效和更具生產力的運營而消除。
節省的金額可能是巨大的,一些運營商希望自動化和數字化可以降低10%到20%的鉆井成本,設備和水下成本可以降低10%到30%。然而,并非所有的油田開發或鉆井作業都具有相同的降低成本的能力。從國家石油公司到石油巨頭,再到小型的勘探生產公司,整個供應商價值鏈的采用將會有所不同,因此到下一個十年末,實際的效率和協同效應將接近10%。
石油市場的低迷給了上游運營商和服務提供商強大的動力去適應和提高效率,或者被迫關閉工廠。
隨著公司推出新的數字產品,供應商之間的競爭正在進行。僅過去三個月,斯倫貝謝、貝克休斯和TechnipFMC就發布了大量產品。
最近,斯倫貝謝、雪佛龍和微軟在2019年9月17日啟動了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數字化項目之一。這個雄心勃勃的項目旨在可視化、解釋并最終從勘探、開發、生產和中游行業的多個數據源中獲得有意義的見解。
數字化的另一個驅動因素是,數據存儲和處理的成本大幅降低,通過所謂的“物聯網”增加的連通性使更多的數據得以有效消化。
盡管如此,海上平臺的數字系統可以有大約5000到15000個傳感器,而連接這些無數的數據點并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考慮到數字化工作的復雜性,投資很可能主要針對新的綠地項目,而老化的生產資產將不再是優先事項。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