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油價反映的全球能源秩序的轉變,有利于中國維護自身能源安全。
這次油價出現的巨變,必然對全球能源地緣政治產生巨大影響,重塑世界能源權力格局,以及主要國家在全球能源權力格局中的優先順序,影響各國對內及對外能源政策。油價大變局將重塑全球能源秩序。
油價的暴跌,反映了原油生產與供應的基本面,疫情嚴重加大了供大于求的狀況。疫情是一只黑天鵝,它出乎意料地放出一只灰犀牛,反映出北美頁巖油氣革命成功以來,全球能源格局存在的結構性矛盾。
供應和需求兩側都因為能源突破性的技術發展,出現了多元化和能源轉型、清潔化和低碳化轉型。油氣權力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引發主要國家的能源權力優先順序發生變化,全球能源秩序亦發生相應變化。
在供給側,頁巖氣革命把全球原油生產發展為三中心結構。即墨西哥灣(北美)、蘇聯地區(俄羅斯和中亞國家)以及中東三大地區對國際原油市場份額的爭奪。
在消費側,低油價可能影響到消費國能源發展戰略。歐盟作為低碳發展領頭羊,其發展戰略的轉變可能影響全球能源轉型進程。中國一方面可以通過低油價節約支出,提升儲備;另一方面也會影響到國內能源結構優化進程。
今天,國際原油定價機制主要由金融投資主導。油價利益相關方以及主要博弈行為主體日益深諳其道,通過金融杠桿維護本國的能源利益。沙特沿用的低油價保量的政策希望打垮北美頁巖油,但如果油價長期低位運行,可能在中東地區形成觸動全球地緣政治的地緣政治危機。
隨著美國成為原油凈出口國,美國的國家能源身份具有兩重性。但美國政府對于它轉型期能源角色定位尚處于相對模糊狀態,這種模糊可能會帶來很多地緣沖突和矛盾。
無論是生產方、消費方或運輸方,都需要有一個十分明確的帶有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共同利益的全球治理機制和工具,才能避免由石油帶來的可怕而反復出現的,現在又被金融無限擴大的沖突危險。
總體而言,低油價反映的全球能源秩序的轉變,有利于中國維護自身能源安全。首先,低油價時期是進行國家能源結構優化的窗口期。其次,我國是“富煤、貧油、缺氣”國家,低油價可以幫助中國建設本國原油戰略儲備。最后,低油價有利于中國與資源國建立起更為平等互信共贏的合作關系。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