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原油消費大國中國突發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近期國際油價大跌;而國內煤礦生產和運輸受阻,導致煤炭資源進一步緊張,煤價漲幅擴大。一漲一跌間,預示著今年國內石油化工和煤化工既有的競爭均勢將被打破,國內能源化工市場可能出現分化與重構。
世界經濟持續低迷,中國的疫情更加劇了原油消費下滑的擔憂。自1月份美伊對峙、WTI油價迅速上沖65美元/桶一線以來,一個月間國際油價大跌近25%,即便在日前OPEC+放出明確減產信號后,油價依然頹勢難改。近期,IEA又下調2020年一季度石油需求,預計石油消費10年來首降。2月18日晚,WTI原油期貨和布倫特原油期貨跌幅一度超過2%。
伴隨國際原油價格走跌,今年國內外石油化工產業的價格體系可能明顯重構,更低的成本在短期內沖擊和考驗石化企業庫存與市場風險防控體系的同時,從稍長時期看則將顯著提升石化產業鏈的競爭力,從價格說了算的市場比拼中切分到更多的市場份額。
中國化工市場的獨特性,在于油頭化工和煤頭化工的“雙頭”分布。在國際油價大跌的同時,我們看到國內煤炭市場卻是另一番情景。受疫情影響,國內煤礦復工和開工率都受到不同程度沖擊,產地供應嚴重受限,資源緊張程度進一步加劇。而供暖季電煤等剛性需求強烈,供需失衡必然推升煤價。近期,國內煤價連續小幅攀升,中國煤炭運銷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神華已經把2月份5500大卡的煤炭基準單價提高7元/噸,至562元/噸;5000大卡的煤炭單價上漲8元/噸,至502元/噸。市場人士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內,在國內煤炭供應緊張緩解之前,煤價仍以高位堅挺為主。
上升的煤價對國內煤礦企業而言自然是利好,但對煤化工而言則可能是火上澆油。國內煤化工之所以能發展壯大、成為一支越來越不容忽視的新生產業力量,很大原因是煤化工所具有的原料自主優勢和價格優勢。依托煤礦就近建設坑口型工廠,煤制烯烴、煤制乙二醇、煤制甲醇、煤制合成氨等煤化工路線可以取得比國內同類型進口油氣原料型石化路線更大的競爭力。比如,同樣是生產聚烯烴,國內煤頭工廠的生產成本要比沿海煉化企業低約1000元/噸,乙二醇生產成本也要低約500元/噸。這是支撐中國煤化工在國內外市場夾縫中突圍并成長起來的最重要基本因素。
但在當前國際油價跌、國內煤價漲的新形勢下,煤化工所具有的成本優勢可能將土崩瓦解??梢灶A計的是,至少在今年上半年,國內能源化工市場需求整體可能出現萎縮,而在整體萎縮的市場蛋糕之內,石油化工將憑借成本優勢切分到更大的一塊,這對國內煤化工或帶來不可小覷的擠出和替代效應。
中國的煤化工產業從夾縫中發展到現在,實屬不易。這一次,在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前,管理部門能否提前謀劃,加快煤礦復工復產,優先保障煤炭物資運輸,靈活擴大海外煤炭進口力度,平抑國內暫時失衡的煤炭供需市場,對于中國煤化工產業能否平穩渡過這個非常之年,可能具有生死攸關的重要意義。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