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報綜合消息 3月16日,國際油價跌至4年來低點。WTI原油4月期貨報28.7美元/桶,布倫特原油5月期貨報30.05美元/桶,跌幅分別為9.6%和11%。
宏觀層面,3月15日,美聯儲本月內第二次降息,至0~0.25%,并推出7000億美元規模的量化寬松計劃,但此舉未能緩解投資者的擔憂。3月16日晚,美股觸發7個交易日內的第三次熔斷機制,創下1987年以來最大跌幅。
疫情大流行給全球經濟和石油需求帶來了嚴重沖擊。一方面,全球疫情加劇,經濟活動節奏顯著放緩,原油需求也隨之大幅下滑。牛津經濟研究院報告預測,今年全球GDP增速將較基準下滑1.3%(1.1萬億美元),上半年增速恐將降為零。IHS Markit預計,今年一季度全球原油日需求將減少近400萬桶。
另一方面,由于產油國受到國際政治影響調整產量,供應端風險進一步利空油價。沙特阿美目前正在評估將原油產量提高到1300萬桶/日,俄羅斯也表示可以將日產量提高到創紀錄的1180萬桶。消息人士稱,原定于3月18日舉行的歐佩克技術聯合會議取消,這也意味著,歐佩克和非歐佩克國家將錯失在4月大舉增產之前最后的協商機會。
IHS Markit表示,沙特和其他產油國的供應泛濫可能導致史上最大的原油過剩,預計過剩量將達到8億至13億桶。3月16日,國際能源署和歐佩克在聯合聲明中表示,如果當前的市場情況繼續發展下去,今年發展中國家的油氣收入將下降50%至85%,為20年來最低。
多個機構繼續下調油價預期。摩根士丹利將二季度布倫特均價下調至30美元/桶。高盛認為布倫特油價下跌至30美元/桶以下的風險在增高,購買戰略石油儲備不足以逆轉這一趨勢。雷斯塔能源則預計未來油價可能跌至20美元/桶低位,才能使全球市場實現平衡。(記者王馨悅)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