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油氣資源豐富,但分布不均衡。100多年來,分分合合的五大超級石油巨頭實施國際化經營;近30年來,世界多個國家油公司先后崛起,對世界資源的爭奪更加激烈。
1993年中國成為石油凈進口國,中國石油開啟了“走出去”的步伐,在分享世界資源、適應能源轉型、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
陸上勘探程度高,發現大油氣田的難度加大,國際油公司開始戰略轉移,深海成為跨國勘探的熱點。160年來累計發現1130個大型油氣田,近30年發現250個。
跨國勘探是經濟活動,資源國干股和分成比高,必須發現規模油氣田和較高的產量才能確保投資回收。跨國勘探是風險投資,面對前人放棄或沒有勘探過的地區或領域,只有通過理論創新和技術集成才能找到油氣。跨國勘探不僅是分享世界油氣資源、保障國家能源安全,還發揮著政治、經濟、外交作用。
穩妥評價非常規,慎重再進非常規。開展勘探開發和地面工程一體化評價,確定甜點區經濟可動用儲量和產能大小,全球選用大井段水平井鉆完井和體積壓裂等技術服務,依據先導試驗結果適時決策項目的合資合作和處置策略。做好經濟可動用儲量、選用適用技術、銷售市場三大要素的一體化評價,是非常規新項目評價的基礎。(作者竇立榮系國際勘探開發有限公司專家中心主任)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