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企業準入門檻 嚴格篩選產品結構
在6月27日召開的江蘇省淘汰落后產能工作會議上,全省各市明確了2010年淘汰落后產能目標任務:將淘汰小火電110萬千瓦、焦炭181萬噸、化纖16.5萬噸等多個行業落后產能。為保證這項工作的順利實施,該省淘汰落后產能工作協調小組副組長、經信委主任陳震宇重點介紹了即將出臺的《江蘇省加快淘汰落后產能的實施意見》和《江蘇省淘汰落后產能工作考核辦法》。江蘇省政府關于淘汰落后產能的目標方案,將對走在全省產業園區化前沿的南通市化工行業產生怎樣的作用與影響?CCIN記者7月上旬進行了深入采訪。
“我們認為,化工產業園區化是淘汰落后產能、發展綠色化工的最有效途徑。” 南通市經貿委張躍華處長說。“隨著去年末包括江山股份在內的最后一批化工企業搬離姚港老化工區,標志著南通化工企業基本實現園區化。這使南通化工在淘汰落后產能方面掌握了主動,獲得了先機。”
據了解,近年來南通市化工行業憑借當地的資源優勢和政策扶持,積極落實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總體要求,以化工企業出城進園為契機,建立了6個功能完備的化工園區。同時,在園區建設過程中注重產業調整和產品結構升級換代,唯“綠”是選,注重低碳,促進了全市化工產業快速健康發展。2009年,該市625家規模以上化工企業實現銷售收入795億元,同比增長18%,占全市工業銷售收入的13.5%。
據張躍華介紹,經過政策規范和整合生產要素,目前整個南通市的6個功能比較完備的化工園區布局及其產業分布為:南通開發區化工園區以新型合成材料、農藥、新醫藥、特色精細化學品為主;如東縣洋口化工工業園以石油化工及其配套產業、天然氣化工、精細化工為主;如皋港開發區化工專業園區以成品油倉儲物流、精細化工為主;啟東濱江精細化工園以生物醫藥(海洋醫藥)、精細化工為主;海安縣精細化工園以基礎化學原料制造、醫藥為主;海門市臨江新區(海門青龍化工集中區、海門市靈甸工業集中區)以生物醫藥、新材料為主。
據CCIN記者了解,南通化工產業園區化并不是化工企業的簡單搬遷和位移,搬大、搬強、搬環保、搬安全,是其主導理念和企業搬遷規則。例如,江山股份主動淘汰了高能耗的隔膜燒堿9萬噸產能和污染嚴重的電石法聚氯乙烯樹脂13萬噸產能。“南通在大興化工園區建設的過程中,突出綠色環保概念,注重產業升級。” 張躍華說。
南通綠色化工的興起,更與各開發區基于“創新驅動發展,高效低碳綠色”理念,提高準入門檻息息相關。據南通開發區管委會董克新副主任介紹,進駐各化工園區的化工企業,必須要經過兩道關:首先是產品要符合國家產業發展政策;其次是必須做到嚴格的達標排放。因此,通過嚴格的遴選,入駐園區的化工企業都做到了“肌體健康”。“目前南通園區化工涌現了一批產業有特色、國內有地位、發展有后勁的企業集群,以高效低毒低殘留廣譜安全新農藥新劑型系列、化工基礎原料、精細化學品以及醫藥化工等為重點的產業鏈已初具規模。” 董克新說。
“南通化工經過園區化升級建設和品種結構綠色篩選,已經具備了打造‘千億級’化工板塊的條件。” 張躍華向CCIN記者透露了南通化工的發展前景。按照《南通市石化及化工新材料產業轉型升級規劃綱要(2009~2011年)》要求,通過加快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沿海園區要大力發展石油化工、天然氣化工產業鏈;沿江園區要強勢發展精細化工、化工新材料、農藥、醫藥等系列產品。今明兩年具體新目標是:建設一個基地、爭取兩大項目、提升三個比重。即利用南通位于江海交匯處的優勢地位,積極發展石油儲存、轉運及加工業,建設成國內重要的石油和化工基地;爭取上馬1000萬噸煉油、100萬噸乙烯兩大項目,抓住江蘇沿海開發上升為國家戰略的機遇,將洋口港石化產業發展規劃列入國家“十二五”產業發展規劃,建成大型煉化一體化產業鏈項目;提高億元以上化工企業數占比10個百分點,提高園區內規模企業數比重20個百分點,提高化工新材料產業銷售收入占比5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