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對技能人才儲備越來越重視,在人才培養上給了很多好政策,作為一線技工的代表我很受鼓舞。”5月22日中午,聆聽完政府工作報告,剛走出人民大會堂的王尚典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道。
今年是王尚典第四次作為全國人大代表走進人民大會堂。80后的他是來自中國石油錦西石化的一名車工高級技師。“斷指鐵人”,是石油人給王尚典的稱號。2005年,王尚典在執行加工任務時出現意外,右手大拇指被截斷。2012年,王尚典獲得第四屆全國職工職業技能競賽車工冠軍,成為中國石油首個全國車工狀元。不屈不撓的勁頭,矢志鉆研的精神,使他成長為產業工人的優秀典范,并被選舉為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作為來自石油一線的工人代表,王尚典格外關注基層的心聲。過去一年,他作為中國石油技能專家,參加技能中國行和技能西部行等活動,深入新疆、陜西、河北、吉林等地區生產一線調研。他既是技能專家,與各地的技能人才一起切磋技藝、會診生產難題,同時又作為人大代表,廣泛收集大家的聲音和訴求。
“調研隨時隨地都在進行,眼睛耳朵也更靈敏了。”王尚典說,成為人大代表后,感覺自己責任更重了,不僅要干好本職工作,還要在日常生活中隨時發現問題,采集民意。
王尚典關注到國家在技能人才培養政策上還有很多提升空間,通過搜集身邊工友的聲音,他形成了加快建設技能人才培養體系等建議。這兩年,他和工友們明顯感受到,從國家到中國石油,對技能人才培養越來越重視,政策越來越完善。去年,中國石油成立了技能專家協作委員會,為技能人才交流搭建新的平臺。
“這幾年,集團公司開展了很多技能人才交流活動,有技能攻關、難題會診,大家在碰撞中增長了見識,一致點贊好政策。”王尚典說。
今年低油價來襲,很多石油企業都遇到發展難題。王尚典也一直關注著國內煉油產能過剩問題。今年他建議加強煉油行業的總體規劃,淘汰落后產能,將產能擴張、投資拉動的粗放型外延發展轉向集約化高質量發展,解決好煉油能力結構性過剩問題。
作為石油工人代表,王尚典注重從自身做起。在疫情期間,王尚典所在的技能專家協作委員會沒有歇著,大家通過網絡交流凝聚智慧,為企業提質增效解決生產難題。他所在的錦西石化還開展了一系列提質增效活動,專門針對技能人才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政策。
“如今,技能人才的政策制度,越來越接地氣。”王尚典深有感觸。他表示,這也鼓勵他繼續傳承好工匠精神,履行好代表職責,為基層更好發聲。本報記者周問雪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