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會代表出席成立儀式。 陶嵐 攝
中新網北京6月15日電 (記者 潘旭臨)記者15日從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獲悉,在“全國低碳日”到來之際,由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中華環保聯合會、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以及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合作發起創立的“碳普惠合作網絡”正式成立。
“碳普惠合作網絡”是通過自發、自愿、非營利的協作機制,在碳普惠課題研究、宣傳教育、試點示范、以及標準制定等方面開展合作、建言建策,促進全國碳普惠工作的積極開展,激發全民綠色低碳生活熱情,助力綠色低碳發展。
當日,由生態環境部與山東省人民政府主辦的2022年“全國低碳日”主場宣傳活動在濟南舉行。在活動現場,“碳普惠合作網絡”宣布成立。隨后,該合作網絡發布《數字化工具助力公眾綠色出行研究報告》。
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主任田成川在活動現場表示,碳普惠是綠色低碳發展的創新機制,通過建立商業激勵、政策鼓勵和核證減排量交易等公眾低碳行為正向引導機制,鏈接消費端減排和生產端減排,將個人綠色行動的涓涓細流凝聚成低碳發展的洪流,開啟了個人參與減排行動的一扇新窗口,是引導公眾參與綠色生活的重要途徑。
據了解,在國家雙碳目標背景下,碳普惠長效機制正逐步納入政府頂層設計。通過將“綠色低碳全民行動”作為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舉措之一,力求最大化釋放全社會各方力量深入參與的潛力,并強調從消費端倒逼生產端減排,最終實現消費端、生產端雙向協同發力,共同支持雙碳戰略目標的實現。
于去年10月發布的《中國落實國家自主貢獻成效和新目標新舉措》中提出,要探索碳普惠機制創新,推進碳普惠制試點建設,激勵全社會減排行動。
成立碳普惠合作網絡,不僅是對落實碳普惠機制的生動詮釋和有益探索,也是通過數字化實現消費端減污降碳的重要行動,必將有力地推動全國碳普惠機制的推廣與實踐。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