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免费-理论片国产-理论片久久-理论片毛片-日韩午夜-日韩午夜r电影在线观看

  • 全國

像呵護家人一樣呵護大自然

   2010-06-25 中國化工報馬守貴

146

瑞士館全景 


    從空中俯瞰瑞士館,一般人對其輪廓不得其解。還是瑞士人自己解密:那是他們想象中的未來生活——城市與大自然的交融。


  瑞士館總面積為4000平方米,充滿著瑞士人對未來的大膽憧憬。瑞士館的紅色外衣是由半透明的鋁網結構帷幕組成。在這個環繞整個展館的鋁網上,仿佛很隨意地懸掛著1萬個紅色的塑料小圓盤。讓瑞士館在參觀者眼中脫穎而出的正是這些小而不凡的紅色圓盤——這些紅盤子是由大豆纖維做成的。大豆纖維是紡織原料,怎么能跟眼前這個紅色的硬塑料殼聯系起來呢?其實精確地說,這個紅色塑料殼是由大豆纖維中提取的聚碳酸酯制成的。與普通塑料相比,其最大的優點就是可自然講解,毫無環境污染的后顧之憂。在上海世博會結束后,這些紅色塑料小圓盤可在兩周時間內完全自然降解。


  而與整個瑞士館所表現的理念相比,這些紅色塑料小圓盤只不過是視大自然如至親的瑞士人小小的靈光一現而已。瑞士館的設計師和建筑師團隊對媒體表示,他們就是要通過瑞士館,充分地表達這樣的理念:所有的高科技都是為了呵護我們的大自然。

 

外墻上懸掛的1萬個閃閃“小太陽”吸引了游人的目光。


  與日月同輝的“小太陽”

  
  瑞士館工作人員說,游客可以申請購買掛在瑞士館紅色帷幕上的這些紅色圓盤,留作紀念,每個250元人民幣。在世博會結束后,工作人員會把這些紅色圓盤郵寄給購買者。


  一個小塑料圓盤要250元,您會不會覺得貴呢?一點也不貴,因為它肚子里面還有更高科技的東西。晚上在這片紅色帷幕前面照相的游客會發現,每當照相機的閃光燈閃過之后,這些紅色的小圓盤會很配合地發光閃耀,并且會帶動周圍的圓盤一起閃動。這些紅色小圓盤被稱為“小太陽”。


  據記者了解,原來每一個圓盤里都嵌著一塊太陽能智能電池板,可以吸收光能而發出閃光。該裝置利用了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太陽能發電技術,將吸收的太陽能轉化為動力和能源。這個智能太陽能電池板包括一個能量發生器、一個存儲介質和一個發光二極管形式的電力負載。吸收太陽光后,產生的能量可以轉換為白色燈光。據了解,這種叫做“染料敏化”的太陽能電池由瑞士科學家率先發明,其成本僅為硅基太陽能電池的1/10。到了夜間,1萬個“小太陽”發出的太陽電,使發光二極管從不同角度發出長短不一的光芒。


  神奇還沒有結束。每個“小太陽”的外圍有一圈天線,用來接收半徑兩米以內的信息。這樣,每個“小太陽”之間能夠感知動靜,形成多米諾效應。在金屬網構成的帷幕上,由于鑲嵌的“小太陽”布局任意、間隔不規則,就出現了每次發光持續的時間不同、范圍不均、閃閃爍爍的奇妙效果。這就是瑞士人想象的未來的聲、光、電!


  研發“小太陽”技術團隊的主要負責人克里斯汀·羅納告訴記者,為了在世博會上達到最好的效果,團隊去年在瑞士做了好幾個實驗墻,分別以20個小單元和200個大單元測試“小太陽”的效果,還專程建氣象站采集了上海的光照數據,進行編程。克里斯汀說:“太陽能光伏技術本身并不算新奇,新奇的是我們用了一種更聰明更有創意的方式將它組合并展現了出來,把它綠色、安全、環保的優點發揮到極致,甚至可以‘日月同輝’!”

 

一位老者正通過望遠鏡欣賞新奇的外國風情。


  上天入海的太陽能工具


  對瑞士人來說,“小太陽”只是新能源利用的“小兒科”。瑞士人對太陽能的利用已經達到了上天入海的程度。


  對太陽能的利用,瑞士人一直敢想敢為。從世界上首架高空飛翔的太陽能飛機,到地上的太陽能建筑,再到海下第一艘太陽能潛水艇,來自瑞士科學家的想象在宇宙中遨翔。


  2009年12月,經過6年時間研制,瑞士科學家設計的“太陽驅動”號太陽能飛機樣機在瑞士城市蘇黎世附近的一座空軍基地進行了被認為是“跳蚤跳”的首飛。當時飛行高度大約為1米,飛行距離不足400米。今年4月7日,這架太陽能飛機在瑞士西部的帕耶訥空軍基地終于飛上了藍天。當時,太陽能飛機借助4臺功率為10馬力的電動機驅動,滑行數百米后起飛,并逐漸爬升至海拔1200米的高度,完成了一系列轉向、回旋和傾斜動作。飛行大約87分鐘后,飛機在跑道上空盤旋數分鐘,緩緩著陸。“太陽驅動”項目負責人、瑞士探險家貝特朗·皮卡爾形容試飛過程“安靜、平穩”,試飛員馬庫斯·舍德爾形容飛機起降“像普通客機一樣安全”。據了解,“太陽驅動”號樣機由碳纖維材料制成,設有一個座位,依靠安裝在機翼上的大約1.2萬對太陽能電池板提供動力。機翼呈細長形,翼展63.4米,與空客A340型飛機相似。飛機重1.6噸,相當于一輛中型轎車。


  試飛成功后,瑞士人準備開展更多的太陽能飛機試飛,包括馬上要進行的36小時不間斷夜航試飛。這都是為了收集相關數據,改進飛機設計,為最終制造正式“太陽驅動”號作準備。正式“太陽驅動”號預計2012年或2013年起飛,有望執行環球飛行任務。按照研發者設想,“太陽驅動”號飛行時速最終達70千米,最高飛行高度達8500米。


  在瑞士,太陽能工具不僅能上天,還將能入海。2008年,瑞士最大的能源公司之一,也是全球最有名的新能源企業之一——BKW FMB能源公司發起了打造首艘太陽能潛水艇的“金魚”計劃。該公司稱,計劃研制的潛艇可搭載24名游客在瑞士圖恩湖進行水下觀光旅游。該公司一直致力于太陽能的開發利用,并屢屢做出領先于全球的新概念產品。此前,該公司已經研制了在瑞士比爾湖上航行的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船和在瑞士伯爾尼的世界上最大體育場綜合太陽能發電站等具有創新性的太陽能項目。


  據相關媒體報道,這艘由普通潛艇改裝而來的太陽能潛水艇本身并不裝載太陽能電池板,而是通過一根電纜與水上太陽能發電平臺相連。這種太陽能發電平臺形狀像睡蓮,由5塊浮起的太陽能電池板組成,可以隨著潛艇的移動在水上飄浮和移動。這個平臺被成為“金港”,平臺配備有太陽能采集中心和輸電站,光電設備占地共300平方米,每小時發電能力可達30千瓦時。


  2012年,這艘潛水艇將搭載20~30名乘客進入阿爾卑斯山圖恩湖底,一覽壯觀的湖景與山景。這艘80噸重的潛艇最深能下潛300米并堅持30分鐘以上,能夠讓艇上的游客更近距離地觀測瑞士阿爾卑斯山圖恩湖底部的風光。BKW FMB能源公司毫不掩飾打造“金魚”計劃的野心,公司的科研人員說,只要有充足的陽光,太陽能潛水艇就能自由地游弋在大河與湖泊之間,其終極目標是在全球范圍內推廣太陽能潛艇旅游。


  全民皆兵的垃圾處理產業


  瑞士館展出了一輛梅賽德斯-奔馳轎車,車身面板也都采用了可回收的復合材料。而這只是瑞士人保護環境的一個縮影。瑞士人要通過這輛車告訴人們,再高貴的東西都不如環境重要。


  今年2月,意大利那不勒斯如小山般的垃圾堆一度幾乎使整座城市陷入癱瘓,政府都束手無策。瑞士一家垃圾處理公司卻表示,愿意幫助意大利政府解決這個難題,把那里的數萬噸垃圾運到瑞士處理。俗話說,沒有金剛鉆,別攬瓷器活。瑞士一家公司敢夸下這個海口,心里自然是有數的。事實上,瑞士不僅擁有歐洲最先進、最高效的垃圾再循環處理系統,而且環保產業蓬勃發展,年銷售額已達約100億瑞士法郎(約650億美元)。在全球所有國家和地區中,瑞士是在垃圾回收和處理方面做得最有效、最徹底的國家。截至2009年,瑞士的城市廢品回收率達到47%,70%的廢紙、95%的廢玻璃、71%的塑料瓶、85%~90%的鋁罐和75%的錫罐都得到了有效回收和循環。


  瑞士人常說一句話:“我們不能弄臟自己的瑞士。”垃圾處理可以說已經成為所有瑞士人的工作。瑞士人的垃圾分類可謂細致入微,被公認為是世界上最認真倒垃圾的人。家庭是瑞士垃圾分類的第一個環節,各個家庭會根據類別把垃圾分送到不同的垃圾箱或回收點。把玻璃、紙、鐵、鋁、油、電池、輪胎、家具、磚瓦、化學藥品、庭院樹枝等垃圾,按照固體、液體、有害物質、能否再利用等分類,這樣就能保證不讓有害物質破壞環境。瑞士各邦還規定了住戶清理各類垃圾的時間:在日內瓦,每星期一、四回收生活垃圾;星期二、五回收有機物;星期三回收紙張等等。其他如玻璃瓶、塑料瓶、電池等都有固定回收時間。由于有些地方沒有足夠空間擺放垃圾箱,環保部門就要求居民早晨6時30分把垃圾放到門口,不允許提前,以免垃圾外溢污染環境。


  2001年,瑞士政府頒布《填埋禁入法》,規定城市生活垃圾禁止直接進入填埋場進行填埋,城市生活垃圾由末端處理轉向源頭治理,形成倒金字塔的管理模式。即必須經源頭減量、分類收集、處理、資源充分利用后,最終的惰性物質才能進行填埋處置。2005年以來,雖然瑞士每年垃圾產量總體上增長,但送入焚燒廠的垃圾量在減少,可回收利用垃圾量不斷增加。其城市固體垃圾總的回收率已達40%以上,塑料飲料瓶、鋁質易拉罐、紙、玻璃的回收率在70%以上。


  尤其讓中國人望塵莫及的是,在瑞士,對垃圾的分類回收,不僅城市是這樣,在偏遠的農村也是這樣。不僅居家生活是這樣,任何車站、機場、飯店、會場、體育場所、旅游景點,全是這樣。如果說中瑞兩國之間有差距,那么一定不是在高樓大廈,一定不是在高速公路,一定不是在車輪滾滾,而是在這——像保護自己的家人一樣保護環境的意識!

 

這的確是一輛奔馳車,但是比我們所見過的奔馳更先進——整個車身面板可以回收。


  深入生活的低碳意識


  在瑞士館螺旋形通道的兩側,有50臺三維觀景儀,向游客展示著瑞士人是如何保護空氣、森林、冰川、湖泊并節約使用自然資源的。觀景儀中有一幅照片是告訴游客,在瑞士,環保行車是駕照考試內容的一部分。通過節能駕駛,可以減少燃料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環保行車的知識,聽起來很普通:紅燈時,熄滅引擎;啟動被曬得火燙的汽車前,先開窗降溫……就是這樣的普通之舉,卻能夠在幾乎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減排10%的二氧化碳。


  還有一幅照片展示的是瑞士阿爾卑斯山馬特宏峰上的冰川客店。這是位于海拔4000米山峰上的世界上最高的建筑。因為利用了太陽能,室外天寒地凍,室內卻溫暖如春,并且達到了迷你能源P級標準。所謂迷你能源標準是瑞士為發展堅固耐用的建筑在全球范圍內注冊的專利。它為建筑物制定了低能耗、環保和高效用能的標準。達到這一標準的建筑可自愿申請此項標牌。掛上這樣一塊牌子,如同中國的酒店掛上了五顆星。


  纜車是瑞士館吸引游客的特點之一。只需要幾分鐘,纜車就能把游客從展館底部送到頂部,瑞士館頂部一大片蒲公英隨風起舞,跟在瑞士的山間旅行一模一樣,讓游客有從熱鬧城市一下進入世外桃源的感覺。而就在這個環節,瑞士人也沒有忘記節能:纜車的吊椅設計有專門的能量轉換裝置,可將吊椅的勢能轉換成動能,減少系統消耗的電力。


  上海世博會瑞士館總代表烏利·希克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大家或許都知道,瑞士有美好秀麗的山川、潔凈的水源和空氣。但也許人們沒有注意到,這些其實都是瑞士人花費了巨大的心血去維護的。這就是我們瑞士館要展示給大家的。”


  記者注意到,聽到這番話時,在場的中國記者均一臉神往。

 

瑞士館夜景 (圖片由本報記者張育提供)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說明  |  隱私政策  |  免責聲明  |  網站地圖  |   |  工信部粵ICP備05102027號

粵公網安備 44040202001354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看黄网 | 国内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手机在线资源 | 精品欧美日韩一区二区 | 最近中文字幕网2019 | 97影院午夜午夜伦不卡 | 国产羞羞视频在线播放 | 老司机精品久久最新免费 | 在线观看91精品国产性色 | 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观看 | 国产成人午夜视频 | 黄色毛片免费 | 91精彩视频| 在线播放精品 |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高清 | 香蕉视频亚洲一级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综合片 | 在线观看日韩 | 国产特黄1级毛片 | 亚洲成人在线免费 | 最近2019中文字幕大全视频1 | 99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 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 一级特黄特色的免费大片视频 | 亚洲天堂精品在线观看 | 海天翼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韩国理论免费 | 干欧美女人 | 国产精品日韩欧美 | haose16在线永久免费 | 伊人网伊人网 | 国产精品一一在线观看 | 婷婷在线成人免费观看搜索 | 亚洲精品永久www嫩草 | jk制服喷水 | 91成年人免费视频 | 涩涩久久| 波多野结衣视频一区二区 | 丁香婷婷亚洲六月综合色 | 手机在线日韩高清理论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