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網訊 央企新能源領域專業化整合落地。1月6日,國務院國資委中央企業新能源智慧運維服務合作集中簽約儀式在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舉行。中國華能、中國海油、中國船舶、東方電氣集團等14家中央企業的22個項目集中簽約。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翁杰明出席儀式并講話。國資委企業改革局局長郭祥玉主持儀式。
此次簽約采用“現場+視頻”方式進行,項目涉及光伏發電和風電,總容量288兆瓦,是近年來中央企業新能源領域中涉及范圍較廣、項目較多的一次專業化整合。簽約各方將通過資源共享、業務協同、在線服務、管理提升等多種途徑開展智慧運維服務合作,以推動央企新能源產業質量效益提升。
翁杰明指出,此次合作標志著中央企業新能源整合從單個協調向整體推動轉變,新能源管理從分散式向精益化轉變,新能源運營從單兵突進向合作共贏轉變,新能源發展從規模擴張向專業化、集約化轉變,對于更大范圍優化資源配置、提升企業效率效益和核心競爭力、促進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近年來,在央企新能源產業布局加快的同時,部分央企新能源項目存在“小、散、弱”等問題,“跑馬圈地”“鋪攤子”“一窩蜂”等現象時有發生。
對此,翁杰明強調,要推動央企新能源產業發展形成“一盤棋”,突出高質量,探索新模式,強化產業鏈。有關央企要認真落實國家產業政策和中央企業“十四五”發展規劃相關要求,結合自身功能定位、主責主業和資源稟賦,綜合考慮項目所在區域、投資收益和資產質量,有序開展新能源投資運營,在新能源數智轉型、專業運作、協同發展等方面加強合作,促進央企新能源布局結構整體優化,切實形成合力,有效避免一哄而上、過度競爭。
“鼓勵央企加強方式方法創新,通過共建產業生態圈、構建行業云平臺等方式推進專業化整合,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與結構調整。”翁杰明表示,未來新能源業務將逐步向新能源主業企業和優勢企業集中,對于專業運作水平高、集約化管理能力強、經營效益好的項目可以獨立運行;對于偏離主業、運營成本較高、缺乏管理能力的項目應通過共享服務、委托代管、重組整合等方式開展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專業化運營與合作,加快打造產業融合、優勢突出、競爭力強的新能源產業集群。
中國海油黨組成員、副總經理周心懷表示,要突出融合發展,積極打造多能互補的綜合能源體系,統籌油氣保供和能源轉型,積極推進油氣產業與新能源業務融合發展。同時,充分發揮數字化技術在產業融合發展中的作用,積極探索數智化賦能新能源產業路徑,持續提升決策效率、降低運維成本。(中國化工報 郭新)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