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石化行業在經歷了上半年總產值同比增長41.1%的意外驚喜后,下半年形勢會是怎樣?8月10~12日,在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主辦的石化行業形勢座談會上,各路專家從各個角度對此進行了分析。
國際: 二次探底概率較小 中國仍是圍堵對象
化工行業下半年將面臨著怎樣的世界經濟和貿易環境成為本次座談會討論的焦點。與會專家和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下半年世界經濟復蘇的動力趨于減弱,化工行業面臨的不確定性風險將會增大,但是世界經濟出現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并不大。
國務院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原部長張小濟認為,后危機時代世界經濟增長顯現出動力不足。一方面,受金融危機影響最大的歐美等發達經濟體下半年復蘇趨勢并不樂觀。首先,失業率居高難下,消費回升持續性令人擔憂。歐元區失業率維持在10%的高位,6月美國失業率9.5%,美聯儲估計這一數據到2012年底才能降到7.5%。高失業率直接影響到消費動力。雖然今年前5個月美國消費意愿尤其是耐用消費品的恢復較快,但是美國6月耐用消費品訂單下降1%,遠非預期的上升1%,這預示著消費放緩。而歐盟消費仍顯疲軟,該地區7月份消費者信心指數仍保持在負值。其次,工業和制造業產能利用率回升速度趨緩。美國6月份整個工業產能利用率僅有74.1%,這一指標比1972~2009年平均水平低6.5個百分點,環比并沒有增加。另一方面,受金融危機影響相對較小的新興經濟體受通脹壓力增大等因素影響經濟增長放緩。經合組織最近發布的綜合領先指標顯示,“金磚四國”增長的步伐已經不同程度地放慢。
工業與信息化部經濟運行監測協調局副局長黃利斌分析,歐洲債務危機也是重要影響因素。目前主要貨幣匯率波動較大,全球主要股市劇烈震蕩,二季度道瓊斯股票結束此前4個季度的連漲局面,平均價格指數比上季度末下跌9.9%,國際市場原油等原材料價格大幅度波動。這些將給世界經濟下半年的復蘇蒙上陰影。
也有專家認為,雖然下半年世界經濟在需求不足、匯率不穩等因素影響下增長放緩,但世界經濟因為歐洲債務危機出現“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并不大。
“世界經濟發生‘二次探底’是小概率事件。”張小濟分析到,歐元已經成為重要的國際儲備貨幣,不僅對歐盟,而且對全球經濟都十分重要,所謂歐元解體是危言聳聽。歐元貶值會讓歐元區的核心國家受益。特別是出口更多面向歐元區以外的歐盟國家,有可能將引領歐元區經濟的整體復蘇,從而恢復市場對歐元的信心。從長期看,歐元區國家可以通過加強預算紀律、逐步調整區域內的生產布局等方式鞏固歐元的基礎。
談到世界經濟的影響時,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信息和市場部副主任祝昉判斷,對石化行業來講,歐洲債務危機在下半年對我國的直接影響不會太大。我國石化產品直接對歐出口金額占出口總額的比例并不大。相比較而言,歐盟已經存在的一些技術壁壘,比如REACH的影響會在下半年有一定程度的顯現。他預計下半年我國化工出口增長壓力會比較大,增速也會放緩。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所所長張燕生分析認為,歐美等國的私人消費和私人投資的回升基礎仍十分脆弱,發達經濟體的經濟復蘇將更加依賴出口。如美國總統奧巴馬提出美國未來5年出口翻番,創造200萬個新工作崗位。世界主要國家都想把全球失衡的責任和代價對外轉嫁,都想占有更大的市場份額,這不僅會加劇全球競爭態勢,導致貿易保護主義抬頭,而且會進一步助長以鄰為壑的機會主義行為。應對貿易保護主義的考驗會更加嚴峻。
據了解,我國已經連續15年成為全球反傾銷措施最大的目標國,而化工行業更是遭受貿易摩擦的重災區。數據顯示,今年1月~5月,國外對我國貿易救濟調查中,化工行業又發生了5起,僅次于冶金行業,占總數量的比例達到15.6%。而據商務部統計,2009年中國GDP占全球8%,出口占全球9.6%,而遭受的反傾銷占全球40%左右,反補貼占全球75%。
實際上,貿易保護戰已經打到中國本土,只不過是用另一種形式表現出來。祝昉分析道:“上半年中東石化產品已經在國內小試牛刀,今年5月份國內合成樹脂價格下跌就與中東、新加坡石化新產能的釋放密切相關。 2010~2012年是中東乙烯集中投產高峰期,而其主要目標市場是中國,中東的沙特基礎工業公司(SABIC)在去年就已經開始在國內建立了石化產品的營銷網絡。此外,日本、韓國、新加坡、美國、加拿大等國家消費下降,將中國看成是未來最具增長潛力的市場。這將給國內石化企業帶來更大壓力。”
國內: 市場拉力仍顯不足 減排壓力明顯加碼
專家分析,石化行業下半年面臨的最大壓力來自于國內經濟環境。
首先是下游需求增速放緩、成本轉化困難的壓力。
根據石化聯合會在座談會上發布的數據,前5個月,石化行業銷售成本同比大幅上升46.5%,其中煉油行業銷售成本升幅高達79.8%。與此同時,全行業利潤增幅呈顯著回落態勢,前5個月比前2個月回落101個百分點。氮肥、甲醇、電石等行業由于成本上升較快,向下游轉化難度增大,二季度末已出現行業性虧損。
祝昉分析到,就目前國內需求來看,下半年石化行業成本上漲向下游傳導難度大的問題可能更加凸顯。一方面,房地產、汽車兩個行業在2009年都對化工行業有著巨大拉動作用。今年前者受國家房地產調控政策影響,5月份以來銷售增速大幅度減緩,如果房地產的發展情況延續到下半年,對化工行業PVC、塑料建材、涂料等相關行業的拉動力度將會減弱。汽車銷量從4月份以來連續4個月環比下降,1~7月份銷售量已突破1000萬輛,而國家預計全年產銷量約1500萬輛,這樣看來下半年汽車銷售增速也會下降,對石化產品的拉動也會減弱。另一方面,石化行業中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的問題也將成為壓抑市場價格的主要力量,如煉油、氯堿、純堿、電石、輪胎、化肥等行業產能的增長也同時降低了產品的產銷率。
目前國內部分化學品需求增長已經出現放緩趨勢。據石化聯合會發布的數據顯示,二季度化學纖維的產量顯著放緩,增幅比一季度回落約10個百分點,原油表觀消費量增幅回落6.5個百分點,成品油增幅回落5.2個百分點,化肥回落9.3個百分點,硫酸回落16.3個百分點,合成樹脂回落15.2個百分點。預計三季度上述產品表觀消費量還將進一步回落。
除了成本壓力難以轉化,石化行業下半年還將面臨巨大的節能減排壓力。黃利斌指出,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同比僅下降1.25%,情況并不理想。按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預計增長13.5%、單位增加值能耗下降7%測算,下半年規模以上工業綜合能耗同比需下降3.5%、單位增加值能耗需下降12.4%以上。既要保持一定的經濟增長速度,又要把過快增長的能耗降下來,難度很大。據記者了解,日前39家電石企業被列入了工信部2010年淘汰落后產能企業名單。浙江、上海、山東、河南、山西等省市為了完成節能減排目標已經開始分步驟關停、整頓高耗能化工企業。
“如果說2009年我們給企業的建議是想盡辦法努力活下去,那么今年下半年企業的重點就應放在苦練內功上,真正在降低成本、調整產品結構上下功夫。”祝昉說,既然企業已經能活下來,應對當下經濟環境的能力已經得到驗證。但是今年下半年乃至“十二五”期間,要想在原料上漲、產能過剩、市場增幅放緩的諸多不利條件下生存和發展,節能降耗、產品升級便是硬杠杠。
部分省份化工企業已提前感受到下半年的發展壓力。
河南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秘書長蘇東告訴記者,該省化工企業普遍感覺下半年來自成本上漲和需求下降的壓力特別大。“化肥、燒堿、純堿、甲醇、輪胎、助劑、試劑等行業上半年盈利水平普遍不是太好,企業對下半年的預期也不太樂觀。原因主要是河南化工以基礎化工產品為主,產業鏈不夠長,在擴展下游產品方面準備不足。”
作為國內化工第二大省,江蘇省的化工企業也感到經營比較吃緊。該省化工行業協會會長秦志強告訴記者:“江蘇省資源較為匱乏,本省的化工原料很多來自于外地,上游原料成本上漲對我們影響很大。同時江蘇省政府出于環境治理和促進節能減排目的,今年上半年開始了對化工行業的第二輪整治工作,將要在未來3年關停和轉移一批化工企業,這對能耗較高、排放不達標的企業來講將是一個挑戰。”
對此,祝昉表示,下半年石化行業將面臨諸多國內外環境復雜和不確定因素,石化聯合會將會通過加強對重點原材料和產品的監測預警工作,幫助企業共同應對困境。“我們已經開展了針對能源、化肥和一些化工原材料市場的監測預警工作,下半年我們會進一步加強信息發布,把經濟運行動態盡早、盡快向企業傳達,引導企業進行產能和產品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