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華誼(集團)公司總裁劉訓峰訪談
劉訓峰
一說起發展煤化工,人們就會想到必須擁有煤炭資源。上海華誼(集團)公司(簡稱華誼集團)地處國際大都市上海,并沒有煤資源,但在該集團2009年五大核心業務實現的350億元產值中,煤化工產業的權重達到25%。在一個沒有1噸煤儲量的地方,把煤化工列為主業并搞得風生水起,這不能不令業界思考。
在最近的一次采訪中,華誼集團總裁劉訓峰把發展煤化工產業不看資源看市場的思路和做法向記者和盤托出。
我們能把“化”的優勢 體現到最大
記者:一說發展煤化工,我們肯定首先想到擁有煤資源。華誼集團并沒有煤資源的優勢,煤化工產業為何會成為五大核心業務之一,并且權重占到25%?
劉訓峰:對,華誼集團總部在上海,并不擁有煤資源優勢。但與手上握有大量煤資源的企業不同,我們擁有“化”的能力,我們能把“化”的價值體現到最大。
記者:華誼集團能把煤資源“化”到多大?
劉訓峰:我們生產煤化工產品大致有這么幾條路徑:由煤產生的合成氣生產甲醇,可以做清潔燃料,也可以用于生產甲醛、醋酸、醋酸酯、醋酐;合成氣可與氯堿產業鏈聯系起來,一起去做聚碳酸酯、MDI(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TDI(甲苯二異氰酸酯)等化工新材料的相關產品;甲醇還可制成乙烯和丙烯,進而生產醋酸乙烯、丙烯酸、丙烯酸酯等精細化工產品;煤還可以生產乙二醇,再向下游延伸聚酯產業鏈。
另外,我們綠色輪胎的生產也與煤化工相關。例如用于輪胎生產的炭黑由煤焦油生產而來,硫化橡膠采用的硫黃就是煤氣化時脫硫回收得來的。這樣,煤化工產業就與清潔能源、新材料產業和精細化工產業都鏈銜接起來了。目前華誼集團的煤基多聯產基地主要有上海吳涇基地、漕涇基地和安徽無為基地。其中吳涇基地以煤為原料生產的主要產品甲醇、醋酸、醋酸乙酯和醋酐的生產能力分別達到80萬噸、70萬噸、20萬噸和4萬噸。漕涇基地主要通過60千米長的管道獲取吳涇基地的合成氣,進一步生產聚碳酸酯、聚氨酯等新材料。另外,我們還在安徽無為基地規劃了5平方千米的廠區,打造煤基多聯產精細化工基地。
記者:為什么要在無為設煤基多聯產精細化工基地?
劉訓峰:無為基地的主要優勢是靠近市場和充足的水資源,這兩點也正是煤化工發展的基礎,也是華誼煤基多聯產基地設在安徽無為的理由。無為基地將以煤為原料,采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打造碳一、碳二、碳三產品的產業鏈。這個基地計劃總投資350億元,其中一期工程投資50億元,主要建設年產60萬噸甲醇、50萬噸醋酸和30萬噸醋酸乙酯項目,目前一期工程已全面啟動。華誼無為煤化工基地最近被列入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重點工程,是安徽省第一批循環經濟試點工程,正在積極申報成為國家循環經濟試點工程。我們力爭將這一項目打造成中國煤化工的樣板工程和綠色化工循環經濟示范工程。
記者:一提煤化工,人們首先會想到甲醇。但目前國內甲醇的產能已過剩,你們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又是如何解決的?
劉訓峰:甲醇是煤化工產業鏈的前端,現在很多進軍煤化工的企業主要做到合成甲醇這個環節,然后甲醇用作燃料。當然也有少數企業用于做醋酸、烯烴等。如果將甲醇產業鏈再往下延伸,大家會發現這是個完全競爭性的沒有資源保護的市場。各個企業要想在這個市場中站穩腳跟,并且繼續發展的話,企業一定要有差異性。具體來講,華誼集團更注重拉長產業鏈條,因為產業鏈越長,增值效應也越明顯。例如甲醇價格約2000元/噸,做成丙烯可售價6000元/噸以上,進一步生產丙烯酸價格可達到10000元/噸,如果做成甲基丙烯酸甲酯高端產品售價可達20000元/噸。這樣煤化工價值鏈就實現了甲醇價值的3倍、5倍和10倍。
在8月25~27日舉行的2010中國國際煤化工展覽會上,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顧秀蓮(右)勉勵華誼集團總裁劉訓峰(左)把煤化工產業發展好。(張育 攝)
我們在關鍵技術上擁有絕對優勢
記者:都知道應該延伸煤化工產業鏈,但真正做到的不多。華誼集團是怎么做到的?
劉訓峰:我們的優勢就是擁有延伸下游化工產業鏈的核心技術。這幾年我們的主要投入也在這方面。我們成立了集團的中央技術研究院,同時還有各個子業務的研究院,共同開發我們需要的技術。我們的目標是力爭把各個煤化工子產業都串起來。
記者:請您再說得詳細些。你們有哪些絕活兒?
劉訓峰:首先,我們在生產醋酸、丙烯酸及丙烯酸酯等技術方面具有突出優勢。上海華誼丙烯酸有限公司是目前國內最大的丙烯酸生產企業,其萬噸級丙烯酸新技術曾獲2003年度上??茖W技術進步一等獎。去年我們又做了一個最大的技術創新,把催化劑國產化了。今年5月,上海華誼丙烯酸公司與沙特阿拉伯18萬噸/年丙烯酸及酯技術輸出項目正式簽約,合同金額超過2000萬美元。該簽約項目是中國首個走出國門的丙烯酸技術轉讓項目。在上海,我們還將丙烯酸年產能擴大到20萬噸,并向下游的丙烯醛、精丙烯酸、高吸水丙烯酸樹脂等產品延伸。
華誼集團上海吳涇化工有限公司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化20萬噸/年醋酸低壓羰基合成工藝技術”曾獲得2004年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這幾年該專利技術也在不斷改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吳涇化工公司醋酸年產能70萬噸,醋酸乙酯年產能20萬噸。目前我們的醋酸技術已經在國內轉讓給了兩家企業。
其次,我們在新興煤化工例如甲醇制烯烴、煤制乙二醇方面也取得了積極進展。我們本來就擁有煤制甲醇技術和由丙烯生產丙烯酸的技術,其中缺少的一個環節是由甲醇生產丙烯,只要突破了甲醇制烯烴技術,我們就打通了這一整條煤化工的產業鏈。因此,甲醇制烯烴是我們著力突破的方向。目前該技術正在研發中。
在煤制乙二醇方面,華誼集團從2004年開始與華東理工大學合作開發煤基乙二醇技術,之后在打通工藝流程、反應動力學研究、催化劑開發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進展。2009年底,集團旗下上海焦化有限公司獲準進行萬噸級煤制乙二醇工業試驗,預計2011年投產運行。
可以這樣說,我們在延伸煤化工產業鏈的關鍵技術上擁有絕對優勢。
我們能讓產業鏈充分循環起來
記者:華誼集團提出要實現煤化工價值最大化,請問如何做到?
劉訓峰:簡單說,就是資源吃干榨盡,能量綜合利用;具體說,就是以煤為源頭,讓產業鏈充分循環起來。我們有這樣幾個途徑。
第一,產業鏈的聚集。吳涇基地煤氣化過程中,每年能產生5000多立方米氫氣,可以直供區內企業生產高品質雙氧水;每年還可產生8萬噸二氧化碳,可以供應林德公司生產食品級二氧化碳;每年回收酸性氣體生產硫酸近萬噸,用于生產農用化肥硫酸銨;甲醇生產中產生的幾十萬噸廢熱蒸汽和數千萬立方米氮氣、煤氣以及熱水又供應周邊多家企業使用。例如年產4萬噸的醋酐裝置和煤制乙二醇中試裝置,都在這個基地里建設。
二是產業基地的聚集。在煤基多聯產的吳涇基地和漕涇基地之間,通過產業鏈的互動,實現煤化工價值的最大化。例如吳涇地區的一氧化碳合成氣除了用來做甲醇和醋酸外,每年還有約1.5億立方米的凈化合成氣通過60千米的管線輸送到漕涇基地,供給拜耳公司和巴斯夫公司做聚碳酸酯、MDI和TDI等,把合成氣的價值進一步延伸。這樣各種物流和能量流就打破了廠際、區際界限。我們通過管線把基地聯系起來,很多原料在兩個基地之間供應。通過產業集群,使得資源和能源得到充分利用,使物料和能源消耗減少,這帶來的價值就很大。華誼集團通過煤化工產業集群,使生產成本得到非常可觀的下降,對提升煤化工的核心競爭力非常有效。
三是整個集團供應鏈的聚集。與煤化工發展相關的各種其他條件,如裝備制造的配套,港口、碼頭、物流等硬件設施也非常重要。所以華誼集團在整合供應鏈時,就充分考慮了集團的總體優勢。我們的物流資源比較豐富,在上海和安徽都擁有大量的港口、碼頭。我們還有一個重要的優勢是自己擁有設計院和裝備公司,可以進行技術的工程化和裝備的國產化。因此發展煤化工不僅僅是從資源優勢出發,還有這個價值鏈的很多角度,我們需要充分挖掘出來,這樣才能給煤化工產業帶來最大價值。
記者:華誼集團發展煤化工的思路與常規不同,謝謝您的介紹。
醋酸是上海華誼集團的拳頭煤化工產品之一。圖為華誼集團吳涇化工有限公司40萬噸/年醋酸生產裝置。 (吳晉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