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策鼓勵和技術提升雙輪驅動下,大功率燃料電池逐漸占據新產品的主流。市場真正需要多大功率的燃料電池?中國燃料電池標準一定要緊跟國際標準嗎?當前燃料電池產業有哪些亟待解決的難題?
7月14-15日,2020高工氫電產業峰會(上海)”在上海虹橋西郊莊園麗笙大酒店皇家宴會廳盛大舉辦。來自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超500位行業精英人士匯聚一堂,圍繞先進產品技術國產化進展、產業發展新局面與新機會及企業的戰略思考等話題展開深入交流與探討。
在7月14日的開幕式專場圓桌對話中,高工氫電董事長張小飛博士主持,全國氫標委主任委員馬林聰、中通客車氫燃料電池主管梁滿志、清能股份總經理張弛、雄韜氫雄總裁熊云博士、重塑科技應用工程部執行總監孫北、上海氫晨總經理易培云博士等嘉賓分析了當下氫燃料電池行業的現狀,并對國產電堆和系統的商業化進程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以下是對話嘉賓的主要觀點摘錄:
全國氫標委主任委員馬林聰:好的產品標準應該出自于企業,國家標準是基本的門檻,要做出好的產品還得靠優秀的企業,所以大家還得努力。
中通客車氫燃料電池主管梁滿志:我們希望未來10年內氫燃料電池系統的價格可以降低到1000元/kW,要實現這一點并不容易,這需要產業鏈同行的共同努力。
清能股份總經理張弛:未來重卡上用的鋰電池會逐漸減少,而燃料電池的功率則會不斷增大,氫能重卡在短期之內用100度電左右的鋰電池,是目前階段比較現實的一個選擇。在未來,我相信鋰電池的用量會有所降低。
雄韜氫雄總裁熊云博士:雄韜在燃料電池產業還不成熟完善時就開始進行布局了,主要是奔著產品去的,只有做出好的產品才能占據重要位置。企業要生存,要轉型,做燃料電池選擇的方向時機還不錯。
重塑科技應用工程部執行總監孫北:近兩年,整個產業鏈的成熟度已經看到了非常明顯的改善,但行業也存在一些問題,其一是產品設計過程中缺少正向主機廠的輸入,其二是氫氣的資源,加氫站的數量還不夠,難以支撐區域的規模化營運。
上海氫晨總經理易培云博士:公司的150kW電堆已經通過各項測試,但不會馬上投放市場,目前主要作為一個技術儲備,未來會使用在重卡場景。現階段公司在市場上主推的還是80kW-120kW的電堆,這個范圍內比較適合于用戶的實際需求。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