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神公司生產車間。 (圖片由許麗攝)
5月18日,在太原舉行的中國橡膠工業協會輪胎分會2011年會員大會上,風神輪胎股份有限公司宣布:繼2008年出口歐盟市場的全鋼載重子午胎(TBR)實現綠色制造后,從5月份開始,在全球市場實現TBR全部綠色制造。這意味著,風神公司在國內輪胎企業中率先實現內銷和外銷產品環保標準一個樣。
在目前輪胎企業成本居高不下、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風神公司何以做出這種自我加壓的抉擇?
不惜一年增上千萬元成本推綠色輪胎
輪胎的綠色制造,強推于歐盟。歐盟認為,雖然輪胎生產過程中大量使用芳烴油能提高輪胎質量,但芳烴油中含有的多環芳烴具有一定的致癌性。因此,2006年12月18日,歐盟正式通過的REACH法規中,對輪胎中的添加油做出了嚴格限制,要求從2010年1月1日起,所有進入歐盟市場的輪胎,其多環芳烴中苯并芘等8種有害物質含量總和必須小于10毫克/千克。該法案被譽為“中國加入WTO以來最大的技術性貿易措施”,也是全球范圍內對輪胎提出的最嚴格的環保標準。迄今為止,只有歐盟對多環芳烴規定了具體限制標準。由于所有出口到歐盟的輪胎都要滿足這一要求,因此出口歐盟的中國輪胎也被迫執行這一標準。
環保芳烴油生產工藝難度較大,而且絕大部分環保芳烴油都需要進口,使用環保芳烴油,企業成本就要增加一大截,而且也由于中國至今沒有明確限制多環芳烴使用的相關標準,所以,國內企業一般只在出口歐盟的產品中才使用環保芳烴油,而內銷輪胎仍使用普通芳烴油。這就造成了目前國內輪胎出口和內銷兩種標準。
而在全球市場統一按照歐盟REACH法規的環保標準生產和銷售輪胎的企業,到目前為止,國內只有風神公司一家。
這意味著,全部實現綠色制造后,風神公司一年要增加上千萬元成本。因為環保芳烴油價格比較高,國產環保芳烴油價格比普通芳烴油高出45%左右,而進口環保芳烴油價格則是國產的3倍以上。不但如此,風神公司對促進劑、硫化劑、防老劑等原材料的無害化使用,都使風神的成本大大增加。
這還意味著,為了保證產品的高環保性,風神公司對所用原材料生產廠家進行嚴格資質審查,必須提供滿足歐盟環保標準要求的檢測報告后方可接納。也就是說,整個產業鏈也要被迫環保化。同時,風神公司還要對原材料的環保指標符合情況進行有效的跟蹤監控。
“毫無疑問,REACH法規具有非關稅貿易壁壘的傾向,大大提高了中國企業出口到歐盟的產品成本。但另一方面,REACH法規的出發點是保護環境和人類健康,促進化學工業革新,因此對國內輪胎企業實施綠色制造具有很大的推動作用。在國家沒有明確輪胎產品環保法規要求的情況下,風神公司為實現綠色制造主動承擔了巨大的成本壓力,一方面體現了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另一方面也體現了風神公司的自信。”風神公司總經理王鋒說。
風神公司全鋼載重子午胎硫化生產線
承諾將所有輪胎升級為綠色產品
那么,就算風神公司愿意承擔起安全環保的社會責任,自我加壓將全部TBR切換成綠色環保產品,但高價格的環保輪胎國內市場能接受嗎?
面對疑問,風神公司表現出了足夠的自信。公司市場部負責人說:“國內市場雖然仍不規范,但近年來已大有好轉。過去用戶比較盲目,只關心價格,沒人考慮品牌,更不關心你用什么材料生產,而現在用戶就理性多了。許多管理規范的物流企業,不再是簡單按單胎價格核算輪胎成本,而是以每千米成本價格核算輪胎價格,體現出客戶追求輪胎全生命周期價值的取向。就是個體運輸戶,由于運輸成本的提高,現在也開始重視輪胎的質量了,一條輪胎能跑8個月還是6個月,他們都會算算賬。因此,市場上輪胎的品牌效益已開始顯現,不是價格越低越好賣了。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輪胎的環保性也將成為客戶消費的理性選擇。”
為使國內用戶更快地接受綠色輪胎,風神公司已開始策劃開展一系列的推廣促銷活動。7月份是風神公司的“綠卡行動”月。風神公司將正式召開產品發布會,向社會推出環保輪胎。同時,風神公司還將聯合慈善機構設立“綠色基金”,承諾風神每賣出一條輪胎將向“綠色基金”捐出一元錢,用于社會公益活動。
另外,為了爭取社會維修市場和終端用戶的認可,風神公司今年將舉辦100多場路演和產品推介會,通過這種形式,增加終端用戶使用綠色環保產品的認知與接受能力。風神公司還承諾為所有配套用戶提供產品升級換代服務,將所有配套輪胎升級為綠色環保產品。
王鋒表示,中國目前有幾百家輪胎企業、幾千個輪胎品牌,整個行業還未達到成熟階段,產業升級、市場整合是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中國輪胎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需要有實力的企業來引領方向。作為一個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的企業,綠色制造盡管會帶來一定的成本增長,但這種付出與所實現的社會效應和效益相比,是完全值得的。“我相信風神綠色產品不僅會被社會認可,也一定會被消費者接受。”
將嚴把質量的制度升華為一種企業文化
風神公司打響綠色輪胎制造第一槍的底氣從哪里來?
走進風神公司的車間,映入眼簾的是清潔、整齊、可視化的作業現場,整齊有序的生產設備,一塵不染的車間地面。各類看板成了風神生產現場管理的獨特景觀:有用膠量拉動式看板、持續改進看板、與國際先進企業進行對標的看板、專業擂臺賽看板等等,反映出員工已將保證質量變成自覺的行動。每個車間都有員工自發組成的持續改進小組,這些小組都有自己設置的看板,上面列出近期要解決的問題、分析原因和設定解決目標。
回顧歷史,人們就可以理解為什么風神公司有“第一槍”的自信了。
2006年,風神公司提出“6+3”管理模式(6:質量、成本、效率、安全、環保、員工素養;3:精益生產、清潔生產、全過程物耗控制)。其中,全過程物耗控制管理模式獲得國家管理創新二等獎。風神公司以“6+3”為核心的精益化管理實施以來效果逐年顯現。與實施前相比,生產節拍縮短60%左右,萬元產值綜合能耗累計下降36.6%,提前完成國家“十一五”期間提出單位GDP能耗下降20%的約束性指標,持續保持行業先進水平。
上個月,風神公司還在行業內率先實現了輪胎全壽命管理系統(TLCM)的成功運行,對產品實現了從設計、制造、銷售到終端客戶的全過程追溯和監控。即一條輪胎從設計開始,用什么材料生產、誰生產的,賣出后誰經銷、誰零售,在哪個車隊使用,全面實現了輪胎生產、使用的雙向追溯,可以有效追溯每條輪胎的全壽命信息,為經銷商提供詳細的產品庫存和銷售情況,并實現各種質量信息的快速反饋。輪胎全壽命管理系統不僅是風神公司管理科學化、信息化、可視化的重要體現,更為實現輪胎零缺陷制造提供了可能。
風神公司所有的生產現場全部有醒目的紅色區域,專門用來存放不合格品和可疑產品。不合格品的物流工具全部為紅色,在醒目的標識下還附有紅色的流轉卡,流轉卡中的時間、班次、機臺、原因、數量必須由當事人填寫并由檢查人員加蓋不合格印章加以識別。每個區域有專人負責將不合格品嚴格監控起來。也就是說,紅色將一直伴隨著不合格品的流轉和返回處理,以便達到追溯的目的。風神公司將這種嚴把質量的制度升華為一種企業文化,即“員工每天辛勤的付出,不是在簡單制造產品,而是在塑造心中的品牌;不是在簡單創造產值,而是在實現自我價值”。
據了解,除了實現輪胎的綠色制造外,風神公司正在致力于具有低碳、低排放及多次翻新再制造特征的低滾動阻力節油輪胎的研究。目前,已經在TBR產品配方上采用高填充比例的白炭黑來替代炭黑作為補強體系,利用自主研發的混煉技術實現了硅酸鹽無機填料的納米級均勻分散,不僅最大程度減少了石油衍生品的使用,而且為輪胎賦予優良的低滾動阻力特性,有效減少了汽車油耗。另外,風神公司還將納米復合材料應用于橡膠胎面和內襯層配方,技術上已取得突破,生產出的耐磨、節油、安全和環保的高性能綠色輪胎,已成功投放市場。
國外客戶在風神公司參觀后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