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學科學家研發出一種獲得高純立方碳化鎢的獨特技術。相關研究結果近日發表在《合金與化合物》雜志上。
氫氣廣泛用于原油加工和化肥生產,是一種環保燃料,燃燒時會產生干凈的水。氫氣生產成本直接影響能源發展,因此許多研究團隊都在尋找用新材料替代傳統材料的辦法。
高純立方碳化鎢是這一領域可用的一種有前景的材料,能夠取代昂貴的鉑催化劑并降低獲取氫燃料的成本。科學家稱,這種材料在普通條件下難以獲得,在3000攝氏度的高溫和快速冷卻后才能合成。依靠一套獨特的科學裝置,托木斯克理工大學教授亞歷山大·西夫科夫領導的研究團隊獲得了純度高達95%的立方碳化鎢。
這套裝置借助超高速等離子流實現高溫和快速冷卻,所使用的原材料是預先與催速劑混合的鎢和炭黑的粉末,這兩種材料容易獲取且相對廉價。當等離子流進入工作室時,初始粉末在等離子化學反應中轉化為立方碳化鎢。
亞歷山大·西夫科夫介紹說:“這種裝置成功地用于用電催化從水中獲取氫氣的反應中,能盡可能減少使用稀有的鉑族貴金屬。”
新研發的等離子體動力學合成法能克服獲取高純立方碳化鎢的大部分限制。托木斯克理工大學的科學家聯合中國吉林大學和青島大學的科研人員,已證實該材料用于電催化制氫的巨大潛力。
未來,科研人員計劃學會控制這種材料的性能,進一步提高材料的催化活性,以實現徹底棄用貴金屬的目標。
(本欄目稿件來源: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整編:本報駐俄羅斯記者董映璧)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