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
酚酮是一種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廣泛應用于農藥、醫藥、染料、塑料等領域。自2019年以來,全球開啟了新一輪酚酮擴能周期,多套酚酮裝置在2023年投產,造成供大于需的局面,酚酮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
燕山石化苯酚裝置。高 健 攝
2023年,全球石化行業緩慢復蘇。中國在疫情防控政策全面放開之后,化工市場在年后迎來一波反彈行情,但下游行業復蘇不及預期,需求低迷, 4月后再度進入艱難時期,行業普遍虧損。同時,多套酚酮裝置在2023年投產,在供應速度遠遠大于下游消費增速的局面下,供需失衡加劇,行業停車及降負頻現。雖然下半年國內石化行業有望迎來整體復蘇,但酚酮行業仍面臨巨大挑戰,盈利情況不容樂觀。預計酚酮行業的供需嚴重失衡格局將持續至2027年后。
名詞解釋
苯酚(Phenol),又名石炭酸,分子式為C6H5OH。1834年德國化學家隆格首先從煤焦油中分離出了粗苯酚,人類開始認識苯酚,1923年首次合成苯酚。工業上先后采用磺化法、環己烷法、甲苯氧化法、異丙苯法等多種合成方法,目前全世界99%的苯酚采用異丙苯法生產。苯酚幾乎全部作為化學中間產品,主要用于生產酚醛樹脂、雙酚A、己內酰胺、烷基酚、苯胺,并作為染料、醫藥、炸藥、農藥等精細化學品的原料。
丙酮(acetone),又名二甲基酮,分子式為C3H6O,是最簡單的飽和酮。生產工藝主要有發酵法、異丙醇法、丙烯直接氧化法、異丙苯法和乙炔水合法,目前全世界98%的丙酮采用異丙苯法與苯酚聯產,每生產1噸苯酚約產0.62噸丙酮。丙酮在工業上主要作為溶劑,用于炸藥、塑料、橡膠、纖維、制革、油脂、噴漆等行業,還是重要的有機合成原料,是生產雙酚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異丁基酮(MIBK)、異丙醇的重要原料。
●本輪擴能周期持續時間長
自2019年以來,全球開啟了新一輪酚酮擴能周期,本輪產能投放主要來自東北亞地區。本輪產能投放有兩個特點,一是投放規模大,2019~2025年新增產能超過650萬噸/年,遠超歷史上任何一個投放周期;二是高峰持續時間長,前后5~6年時間,歷史上產能投放高峰一般為2~3年時間。預計本輪擴能周期將于2025年結束。
●中國在全球酚酮市場話語權增強
近幾年,我國石化工業高速發展,大型煉化一體化項目紛紛落地,苯酚丙酮作為純苯和丙烯的主要下游衍生物,產能也得到了快速發展。截至2022年末,我國苯酚產能已達412.5萬噸/年、丙酮產能已達264.55萬噸/年。高速擴能使得我國酚酮在全球市場的地位越來越重要,話語權也不斷增強,2022年我國酚酮產能已占全球的29%,是居第二位美國的1.7倍。
●中國仍是全球酚酮主要銷售地
由于中國酚酮產能高速增長,自給率不斷提高,進口規模明顯收縮,但作為全球酚酮的主要消費市場地位仍將保持不變,這必將加劇國內市場的競爭程度。
從苯酚全球貿易流向看,未來,韓國、沙特、新加坡、泰國和美國是主要輸出地,而中國和印度是主要流入國。
從丙酮全球貿易流向看,未來,韓國、沙特、中國臺灣、新加坡和泰國是主要輸出地,中國、巴西和土耳其是主要流入國。
●全球酚酮開工率將長期低于81%
在供應快速增加的情況下,受疫情影響,全球酚酮需求增速明顯放緩。這必然導致全球酚酮的開工率急劇下滑,全球苯酚開工率從2018年的87.7%將逐步下滑到2024年的77.6%,全球丙酮開工率也從86.3%下降至76.4%。之后隨著擴能速度放緩,開工率逐步上升,但2028年前,全球開工率仍在81%以下。
●擴能高峰將持續至“十四五”末
2022年國內共新增酚酮產能130萬噸/年,分別來自浙江石化二期的65萬噸/年(苯酚40萬噸/年,丙酮25萬噸/年)和萬華化學的65萬噸/年。根據計劃投產及裝置建設情況,2023年將是有史以來產能規模增長最大的一年,預計共增加341萬噸/年,主要來自盛虹煉化、江蘇瑞恒、大連恒力等民營企業。2024~2025年仍將有205萬噸/年產能投產。自2019年擴能以來,中國酚酮產能增長177%,年均增速高達18.5%。
我國酚酮產能增長量
●產業鏈一體化趨勢顯著
隨著全球酚酮供強需弱的持續發展,我國酚酮市場競爭將日趨白熱化,國內企業投資也更趨于理性,更加注重一體化發展,多數企業在建設酚酮裝置的同時,配套建設雙酚A-聚碳酸酯/環氧樹脂裝置,從而使產業鏈上下游聯系更加緊密,能耗、物耗、物料平衡等方面優勢更加明顯,有利于穩定市場,增強抵御市場風險能力,從而實現產業鏈效益最大化。
●產能主要集中在華東地區
我國苯酚丙酮產能分布地區
酚酮產能主要集中在華東地區,其次是華北和中南地區。2022年,華東地區產能占全國的比例由2019的63%提高至76%。未來,隨著東北及中南地區新建項目的投產,華東地區產能占全國的比例將有所下降,但仍居全國的首要位置,2025年華東地區產能約占全國的60%。
從具體省份來看,浙江省和江蘇省是我國主要的酚酮生產大省,2022年兩省產能分別為195.5萬噸/年和84.3萬噸/年,分別占全國的28.9%和12.5%。隨著浙江石化一期及二期共80萬噸/年的產能投產,浙江省躍居我國酚酮規模最大省份。未來三年,江蘇新增產能達130萬噸/年,約占全國新增產能的25.8%,這也使得江蘇省在2023年超過山東和上海,成為我國酚酮生產的第二大省份。
隨著石化行業投資門檻降低,國內酚酮行業投資主體多元化趨勢明顯,民營企業及外資企業占國內市場的份額逐步提升,影響力不斷擴大。2000年左右,中國石化和中國石油是國內酚酮產業的絕對主力,產能合計約占全國的90%,而民營企業僅占6%左右。之后20余年,惠州忠信、西薩化工等外資企業陸續入場,以及利華益、浙江石化等民營企業加入競爭,到2022年,國企、外資及民營企業幾乎三分天下。未來幾年,隨著盛虹煉化、大連恒力、江蘇瑞恒等民營企業大規模的酚酮裝置投產,預計到2025年,民營企業酚酮產能占全國市場份額超過45%,成為市場競爭的主力軍。
●高供應下,行業盈利不容樂觀
隨著中國酚酮產能高速擴張,酚酮供應格局發生改變,由供不足需轉為供應過剩,開工率大幅下降。與此同時,上游原料純苯供應增長有限,缺口不斷放大,價格震蕩堅挺;主要下游雙酚A急劇擴能,產能過剩趨勢明顯,行業持續虧損,對原料酚酮價格支撐有限。在成本高企、供需失衡的影響下,酚酮行業利潤不斷收窄,2022年已出現嚴重虧損,多家企業主動停車或降負。
綜合考慮原料價格、成本、供需平衡等影響因素,2023年下半年酚酮市場價格上行空間有限,市場仍將持續虧損或處于盈虧平衡附近。企業停車檢修或降負操作對短期市場價格可能會有一定拉漲作用。(中國石化經濟技術研究院市場營銷研究所研究員 肖冰)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