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關統計,2016年1-5月份中國碳酸鋰進口量7689噸,同比大增46.85%;進口均價6732美元/噸,同比上漲34.87%。其中,作為中國兩大主要的碳酸鋰進口來源,2016年前五個月來自智利的碳酸鋰進口量4651噸,同比增長28%,來自阿根廷的碳酸鋰進口量2308噸,同比增長46%。我們判斷,進出口價格相較實際成交價有所時滯,進入2016年二季度后,國內主流正極材料廠商所面對的海外鋰鹽價格已大幅上漲,國內外價差已實質性收窄。
2016年前五月氫氧化鋰出口顯著下滑,但價格趨勢靚麗
中國是一個傳統的氫氧化鋰凈出口國,海外市場覆蓋日本、韓國、歐美、印度等眾多國家及地區。2016年前五個月,中國氫氧化鋰出口總量2699噸,同比下滑35.46%;其中,對日本出口總量下滑58%,部分傳統優勢供應商對日出口大幅縮減;但前五個月出口均價達12.35美元/千克,同比大漲67.64%。
我們判斷,鋰精礦緊缺制約加工產能、國內鋰消耗增長、前期國內外價差致使產品及客戶結構轉變是2016年氫氧化鋰出口下滑的主要原因;同時我們判斷,2016-2020年高品質氫氧化鋰產能已面臨短缺,具備原料保證以及技術優勢的主流供應商將搶占市場先機。
2016年前五月鋰精礦、老鹵原料及氯化鋰進口價格相對平穩
在精礦、老鹵原材料方面,(1)因涉及銷售策略的轉變,2016年1-5月來自澳洲的化學級鋰精礦進口量同比下滑,價格維持在430美元/噸;(2)同期,來自智利老鹵的進口量同比增長約35%,價格呈逐月提升的趨勢,前5個月均價上行約33%。氯化鋰作為金屬鋰等深加工產品的原材料,2016年1-5月國內進口總量約1950.85噸,同比減少20.10%,前五個月均價5165美元/千克,同比上行10.99%。
價格研判:國內價格階段性調整,維持對四季度產業鏈的積極預期
分靜態和動態來看:(1)靜態方面,當前仍處于政策空檔期,由于新能源商用車補貼方案不明確,外加前期積累的庫存,致使下游對于原材料采購偏謹慎;我們判斷,目前國內市場電池級碳酸鋰的實際成交已調整至14.5-15.5萬元/噸。(2)動態來看,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銷在6月份已開始展現積極勢頭,若國家補貼方案、終端目錄于7-8月密集落地,在2016年全球新增鋰資源投放進程低預期的大背景下,我們認為對于四季度的價格走勢仍可給予積極預期。
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油化工精神,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宣傳國家石油化工政策,推廣石油化工企業品牌和產品,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