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石化主動破解提質增效難題,通過徹底停用、縮短用時、調節用量等措施,優化調整2732條蒸汽伴熱管線,讓每一方蒸汽都創造最大價值——
由于緯度偏高,冬季生產期長達半年,大慶石化蒸汽消耗成本一直較高。今年年初以來,大慶石化對9個運行部共89套裝置的蒸汽伴熱進行全面摸排,通過徹底停用、縮短投用時間、調節蒸汽用量等措施,節約蒸汽近3萬噸,增效超380萬元,實現蒸汽成本硬下降。
能停盡停
64條管線“離崗待命”
要想最大化節能,停用伴熱無疑是最優解。大慶石化根據生產實際和安全風險識別情況,對管線進行全面梳理和排查,最終確定停用64條蒸汽伴熱線。
“我們部門牽頭組織召開了15場專業視頻會和6次現場碰頭會,15個運行部和單位協同對3186條蒸汽伴熱線進行逐條研判,將部分閑置管線、介質連續流動管線以及流程優化后無用管線逐個登記在冊,找準能耗‘出血點’。”6月28日,大慶石化生產運行部一級高級主管黃鶴總結管線摸排工作的開展情況。
各運行單位結合介質種類、流動性、冷凝溫度等特性,對非必要的蒸汽伴熱線實施關停。公用工程二部一空分、二空分裝置長期處于備用狀態,這個部計劃停用2套裝置的噴淋冷卻塔排水線的蒸汽伴熱。“我們準備通過加裝截斷閥門,實現排水線蒸汽伴熱停得下、斷得開、放得凈。”生產技術組工藝工程師馬子超介紹。VOCs廢氣治理項目相關管線始終有蒸汽伴熱“陪護”,煉油一部延遲焦化裝置區技術人員發現,停用伴熱后,管線內的可燃氣體和少量水蒸氣并未凍凝,介質處于流動狀態。為此,這個部關停此類伴熱管線4條。化工運行二部丁辛醇造氣裝置流程長、伴熱點多,在對丁辛醇儲罐區、污水提升泵房等蒸汽伴熱系統進行摸排分析后,分別減少2組共300多米長的蒸汽伴熱線,每年可節約蒸汽4300余噸。
與此同時,各單位對停用的伴熱線進行放空、吹掃,保證管線處于空置、干凈的狀態,為隨時投用做準備。蒸汽伴熱數量做了“減法”,質量效益做了“加法”,停用措施實現增效近150萬元。
晚投早停
1588條管線“間歇上崗”
為使在用蒸汽伴熱實現有效節能,大慶石化通過進一步優化運行時間、縮短伴熱時長等措施,達到大幅降低蒸汽消耗的效果。
6月8日,煉油二部制蠟聯合裝置區二套石蠟成型裝置員工緊握閥門轉盤,慢慢旋轉關閉,這標志著油槽高位罐進料線蒸汽伴熱完成7個多月的伴熱使命,進入休眠期。這條以往常年投用的蒸汽伴熱線,今年被列入“冬投夏停”計劃。
在保障安全平穩生產的前提下,大慶石化縮減蒸汽伴熱投用期,切實把節能降耗工作落到實處。
常年投用變“冬投夏停”,119條蒸汽伴熱時長立減一半。尾油從煉油區“出發”,經臥龍管帶、原料儲罐,最終到達裂解裝置,共有13條蒸汽管線常年加溫伴熱。今年年初,乙烯一部根據尾油原料儲罐夏季溫度及輸送距離進行測算后發現,將這條線上13條常投蒸汽伴熱中的10條改為“冬投夏停”,即可滿足尾油原料的工藝需求。經過改進,乙烯一部每天可節約1兆帕蒸汽144.3噸,半年可節省蒸汽用量2.6萬噸。
原“冬投夏停”變為晚投早停,1469條蒸汽伴熱時長大為縮短。3月13日,環境溫度保持在零下5攝氏度左右,化肥運行部率先打破42條蒸汽伴熱的“冬投”狀態,拉開“夏停”序幕。化工一部認真評價氣溫對物料凍凝的影響,盡早停用蒸汽伴熱,當月停用蒸汽伴熱線49條,比“冬季操作法”提前半個月結束,減少蒸汽用量320噸。
4月10日,公司“冬季操作法”正式“收官”,當天,244條蒸汽伴熱畫上“休止符”,比往年提前5天。多次時間上的“提前”,讓公司節氣量噌噌“躥高”,增效效果在一個個閥門調整中顯現。
調整改造
1080條管線“優化值崗”
針對常年投用的蒸汽伴熱,大慶石化干部員工積極想辦法、出對策,通過實施流程改進、精準控制伴熱溫度、回收利用排空蒸汽等,全面降低蒸汽使用量。
改造上線,節能不停。改造是在滿足伴熱需求條件下節約能源最直接有效的手段。通過此次梳理,大慶石化確定將263條蒸汽伴熱中的7條改為凝液伴熱、248條改為高溫水伴熱、8條改為電伴熱的蒸汽改造方案。
化肥運行部根據試驗結果,把凝結溫度低的介質伴熱熱源由蒸汽改為成本更低的高溫水。“我們準備對116條蒸汽凝液、工藝氣、稀氨水等介質伴熱線實施改造,目前已完成項目建議書的編制上報。改造后每年可節約蒸汽近8000噸,增效超百萬元。”6月27日上午,生產技術組工藝工程師周景鋒查看建議書反饋信息時說。
公用工程一部污水裝置區同步上報項目建議書,并計劃在今年冬天采暖季前對10條蒸汽伴熱管線進行改造。投用后,每天可減少1兆帕蒸汽消耗約30噸。
動態調溫,“蒸”出效益。隨著夏季氣溫走高,聚烯烴部根據溫度曲線,對管線伴熱閥門勤調微調,低壓裝置區充分利用高壓一裝置副產的0.3兆帕蒸汽,每小時可節省1兆帕蒸汽約5噸。5月以來,累計節約費用35萬元。
煉油儲運部堅持從小處入手,精準控制蠟渣油、原油等介質伴熱溫度,既避免高伴熱溫度造成浪費,又防止出現凍結、結晶等情況,全力圍堵能耗流失。
“為緩解當前經營風險和市場壓力,不斷拓展企業發展空間,下一步,我們將成立降本增效領導小組,持續分析蒸汽及其他能源使用的合理性,將提質增效工作引向深入。”黃鶴說。
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油化工精神,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宣傳國家石油化工政策,推廣石油化工企業品牌和產品,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