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網消息(記者 姜佩峰 祝立群)3月27日,記者從哈爾濱石化得到消息,該公司甲乙酮裝置脫氫催化劑再生創新攻關取得良好效果,實現了甲乙酮脫氫催化劑國內首次達標再生。
哈爾濱石化甲乙酮裝置產能為每年4萬噸,甲乙酮質量穩定,深受用戶好評和信賴,是公司優質創效產品。由于裝置運行周期催化劑活性中心產生積碳,脫氫催化劑的轉化率下降。再生后,脫氫產品中含水量和重質物含量高。根據以往生產數據,一般在6個月以后才能有所改善,造成裝置劑耗增加,加工成本上升,并嚴重影響甲乙酮產量和質量。
去年10月,甲乙酮裝置長楊化東與該裝置所在的煉油一部副主任張志平、技能專家孟令群、技術員肖鵬組成課題組,研究不同再生溫度下,脫氫催化劑的轉化率和選擇性,為催化劑再利用尋找合適的再生溫度和活化溫度。
為了克服脫氫反應器再生和活化過程中調整時間長、數據不穩定等外界影響,課題組借助“外腦”,將脫氫反應器的催化劑取出后送往煙臺大學進行強度、選擇性和轉化率實驗,根據實驗數據在脫氫反應器進行試驗。
經過多次試驗,課題組探索性地得出了延長甲乙酮脫氫催化劑使用壽命的原料來源條件。通過對轉化率以及能耗等數據進行分析,進一步得出了延長催化劑使用的生產數據,使脫氫催化劑的轉化率由50%升高到63.3%,副產物重質物減少87.58%,反應產物含水量降低50.3%。此項成果每月可增產甲乙酮約129噸,脫氫催化劑使用壽命延長至1年,同時減少了廢劑處理帶來的環保問題和員工換劑作業風險,在降本增效的同時也激發了基層技術人員科技攻關的熱情。
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油化工精神,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宣傳國家石油化工政策,推廣石油化工企業品牌和產品,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