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二十屆碳酸酯產業鏈創新發展大會暨鋰電新材料產業技術與市場交流會在北京召開。面對當前行業供需失衡、競爭加劇、利潤下滑等多重嚴峻挑戰,與會專家圍繞產業發展新方向及新機遇探討行業發展新路徑,并建議企業要加大技術創新力度,向下游應用領域進行拓展,積極“出海”尋求新機遇。
作為碳酸酯龍頭企業的石大勝華新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溶劑事業部副總經理王斌介紹說,隨著世界能源體系正在加速向清潔環保、綠色低碳轉型,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與動力電池裝機量穩居世界第一,但碳酸酯產業鏈競爭日益激烈。據碳酸酯產業聯盟調研,今年上半年碳酸酯行業整體開工率不足四成。但今年下半年仍有大批正在建設、規劃投產的產能,行業供需失衡的局面仍在延續。
王斌表示,接下來,石大勝華將繼續聚焦新能源、新材料領域,打造立體化完整產業鏈,縱向延伸精細化工品業務,橫向開拓鋰電新材料產品,致力于向全球持續提供新能源、新材料優質產品和最佳解決方案,以推動新能源行業的發展。
唐山好譽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屈強好在致辭時介紹了碳酸酯行業在國內歷經二十多年的飛速發展成果。碳酸酯行業已經從最初的“0”產能轉變為現在的250萬噸/年;從單一的酯交換生產技術發展為氣相羰基化、液相羰基化、尿素兩步法等多種工藝;從依賴進口發展成占領絕大部分國際市場等。目前,我國碳酸酯行業已經具有較完備的發展體系,打破了國外封鎖我國多年的技術壁壘,提升了碳酸酯行業的新質生產力。
但屈強好提醒業內人士,碳酸酯行業目前處于短期產能過剩、利潤下滑的階段,業內要“塌下心來,練好內功”。因此,企業要加大投入研發自主技術的力度,提升新質生產力;同時還要強化企業生產管理,開發產品的下游應用。相信未來,碳酸酯行業仍將為化工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助力。
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教授潘鵬斌分享了DMC非均相酯交換反應的新型催化劑和工藝研究的情況。他認為,新建DMC裝置產能尚未完全釋放,未來1至2年內產能將有大幅增加,但DMC的應用市場隨著生產成本的下降尚有巨大擴展空間。EMC、DEC在電解液行業屬于DMC在電解液領域的主要下游產品,均相催化劑和非均相催化劑技術并存,新采用的反應精餾工藝比較成熟,與EC、DMC工藝裝置配套較好。隨著DMC生產技術的多元化,由DMC延伸到EC、PC、DPC(二苯酯)、碳酸丙醇酯(二丙酯、甲丙酯、乙丙酯)等產品的新生產工藝前景被看好。
當前。碳酸酯、鋰電材料產業積極信號正在涌現。財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副所長張一馳圍繞新興市場儲能將迎來的發展機遇進行了講述。去年全球光伏裝機數據亮眼,新興市場在今年成為接力需求增長的最大拉動力,新興市場需求旺盛主要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電網落后導致停電,以化石能源發電為主,且化石能源高度依賴進口,美元升值導致進口能源本幣價格大幅上升,電價上漲,在南非、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孟加拉國等地區先后出現。二是新興市場是價格敏感市場,光儲系統價格大幅度下降提升了經濟性。新興市場人均GDP在4000美元,安裝等軟性成本低,安裝光儲系統經濟性好。三是新興市場用戶用光伏滲透率仍極低,這些地區人口接近40億。目前用戶滲透率不到1%(歐洲主要國家10%以上,拉美巴西5%以上)。
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油化工精神,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宣傳國家石油化工政策,推廣石油化工企業品牌和產品,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