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水路一帶的河邊將規劃改造成慢行空間樣板步道,今后將在普陀地區推廣。 /晨報記者 殷立勤
近日,新聞晨報官方微博、微信及官方APP周到先后報道了《上海一車主被群眾攔下怒懟:教教你怎么開車!》一文,引起市民熱議,不少市民在文后回復,“現在的道路還是以機動車輛優先通行為主,這種設計理念是該升級了!”
一些市民指出,現在一些道路對行人和騎行者并不“友好”,“步道太窄”“騎行道路斷斷續續”“盲道上豎著公交站牌或電箱”,“街區是適合漫步的”,乍看上去只是一件生活小事,卻和市民生活息息相關。
在現代城市生活中,街道日益被賦予多重角色。一條理想的街道,不僅僅是允許車輛、行人通過的基礎設施,還應該能夠促進人們的交往與互動,寄托人們對城市的情感和印象,推動環保、智慧的新材料、新技術的應用,增強城市魅力和激發城市活力。
究竟什么是適合漫步的街區?理想中的街道又是什么樣的?
萬里街道將現5公里彩路
適宜的街道應當“慢行優先”、“步行有道”。2016年,上海市規土局、市交通委、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編制發布了《上海市街道設計導則》提出,要合理控制機動車道規模,增加慢行空間。
據普陀萬里街道透露,“十三五”期間,萬里街道將打造“慢行優先”的5公里彩色路,將以藍綠橙紅四色鋪裝分別體現濱水靈動、生態綠色、藝術文化、社區魅力四個主題。讓市民步行有道,擁有寬敞、暢通的步行空間;同時也保障了非機動車,特別是自行車行駛路權。
據了解,其中作為示范段的濱水展示段將于2018年初率先動工,其范圍從富水路以北,橫港河道為界,東起真華路,西至中環路。濱水段用藍色鋪裝,寓意著碧波蕩漾,沿著橫港河道聽著流水潺潺,愜意享受。考慮到富水路東端橫港河邊現狀步行道較窄,大部分路段僅1.5米寬,且市政道路燈安置在步行道的中間,僅僅滿足城市居民平時生活行走,并不能滿足設置慢行步道的條件,因此在現狀基礎上進行設計改造,橫港河與步行道之間架一條特色木棧道,既滿足慢跑要求,又能提升城市景觀環境。
此外,位于先行示范段中部的口袋公園,將成為健身慢步道上的重要節點,近期將以大草坪綠化和人文雕塑、休憩臺階為主,而遠期規劃則將打造云體育中心、兒童游戲場、極限運動場、游憩步道等內容。
用腳步為信號燈發電
打造智慧街道,需要完善出行輔助。如提升交通信號燈智能化水平、提供具有時效性的公交信息發布、由公共自行車租賃點提供周邊租賃點信息及預約服務等。
據了解,萬里街道將通過提升步道沿線服務設施配置,在慢行步道附近規劃自行車停車場,打造開放貫通、功能完善的區域慢行系統。
除了配套和提升的這些“城市家具”同時,遠期還將鋪設一條靠行人“發電”的步道,將腳步帶來的動能轉化為電能。這條以水泉路為載體的1公里“動力加速度軸”,當人們每一次踩在地磚上,地磚都能產生7瓦特的能量。生成的能量都會被存儲在電池中,然后當路燈需要使用時,會直接利用存儲在電池中的電量,成為一個城市離網型電源,大大減少道路上的電能消耗。
此外,遠期萬里街道還將以新村路為載體鋪設1公里“星光步道”,步道采用發光石、天藍色地墊路面。發光石白天吸收太陽能或者光線能量,到了晚上就化作了星光之路。夜晚可形成星空般的景觀效果,代替路燈,讓行人有漫步星空之感。
環世紀公園將一跑到底
在一個慢行城市,市民的騎行和步行體驗需要是順暢的。去年,浦東將環世紀公園步道建設提上日程,著力解決步道沒閉合,距離車道太近等諸多問題,形成跑步道、慢行道線性穿梭交織的環世紀公園“金絲緞帶”。
按照改造方案,內外步道雙線設置,增加慢行步道空間,豐富慢行健身體驗。打通內圈步道斷點,形成連續步道。充分利用人行道路及道路綠帶的空間特征,于綠帶內新建慢行步道,改建現狀步道,形成內、外雙線的總體斷面形式。步道沿線將原有相對密閉的、防護功能為主的綠帶打造通透明亮、一年四季景觀特色的慢行步道。
目前,環世紀公園錦繡路外圈步道已經完成貫通。另外,環世紀公園慢行步道將在現有貫通的基礎上,建成三座跨河橋,一路上還將有飲水點、物品寄存、健身器械、照明等服務設施。
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油化工精神,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宣傳國家石油化工政策,推廣石油化工企業品牌和產品,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