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作為一種24小時不斷變化價格的新型商品,企業依此制定個性化的用電方案以節約成本,市民也可將自家屋頂的光伏電站多余電力賣給隔壁鄰居……隨著互聯網技術和能源開發利用技術的不斷融合,在不久的將來,這些都將成為現實!
令人欣喜的是,日前,國家能源局公布了首批56個“互聯網+”智慧能源(能源互聯網)示范項目名單,合肥新站高新區綜合能源管理“互聯網+”智慧能源示范項目位列其中。
這,不僅標志著新站高新區光伏產業發展再上新臺階,更被視為該區推動能源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的重要一躍。
■喜訊 新站能源互聯網項目入選“國字號”
“互聯網+”智慧能源(能源互聯網)是一種互聯網與能源生產、傳輸、存儲、消費以及能源市場深度融合的能源產業發展新形態。
對于“互聯網+”智慧能源的探索,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這是我國能源行業發展邁出的重要一步,將有效推動能源系統朝著智能化、高效化方向發展。
國家能源局剛剛公布的首批56個“互聯網+”智慧能源(能源互聯網)示范項目中,安徽4項目入選,合肥新站高新區綜合能源管理“互聯網+”智慧能源示范項目為其中之一。
據悉,該項目由天合光能有限公司主導,為中國最早的光伏系統集成商之一。2015年,其全資子公司合肥天合光能科技有限公司落戶新站高新區。
談及本次選入“國字號”的項目,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將建設以光伏、三聯供、熱泵(空氣、污水、地源)、儲能(電、冷、熱)、柔性直流相結合的多種類型的分布式能源系統,并通過互聯網技術實現廣泛互聯,針對不同負荷進行冷熱電等綜合能源供應。
據悉,項目總投資87億元,總共建設16個分布式微能源網廣泛互聯的系統,其中2018年底前建成4個分布式微能網并進行互聯作為項目示范。
圍繞“智慧”二字,該負責人告訴記者,該項目可以通過綜合能源管理平臺,對用戶用能供能情況實現實時監測,繼而對能源大數據進行分析,實現能源綜合調度。
“整個項目全部建成后,新站高新區能源自給率將達到60%—70%,企業用能成本大大降低,將節省15%的用電成本,同時,還能提升企業綜合用能效率40%。”
■亮點 打造全國最大全氧燃燒光伏玻璃生產基地
作為光伏產業鏈的上游企業,與天合光能一樣,彩虹光伏在新站高新區的發展也備受矚目。
經過光伏行業波折和集團內部重組,2015年3月,經過擴產改造,彩虹光伏建成一座日引出量為750噸的全氧燃燒超白壓延光伏玻璃窯爐,正式點火生產。
“這是中國當前最大的純氧燃燒光伏玻璃窯爐,這也使得我們彩虹集團順利躋身太陽能光伏玻璃行業前三強。”
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和傳統的空氣燃燒工藝相比,不僅可以節能30%,更為重要的是,由于全氧燃燒溫度更高、雜質更少,玻璃的綜合性能也大幅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工藝先進、質量過硬,現在合肥彩虹每月230萬平方米的光伏玻璃產能,只配套合肥本地的光伏組件生產企業還供不應求。
該負責人介紹,為此,不久前企業又拿出了7.5億元資金,啟動了二期項目建設,將新建一座日引出量為800噸的全氧燃燒超白壓延光伏玻璃窯爐。
“預計8月份點火,年底達成量產。”屆時,將在目前基礎上產能實現翻番、產值翻番,打造成全國最大的全氧燃燒的光伏玻璃生產基地。
在新站高新區的光伏龍頭企業陣型中,同樣備受矚目的還有海潤光伏,為中國最大的晶硅太陽能電池生產企業之一,于2010年10月牽手新站,系國內首創PERC技術的光伏企業,并成功研發國際領先的PERC+MWT技術,核心技術全部來源于企業自主研究開發。
■成績 全區光伏龍頭企業陣型已初步形成
事實上,“互聯網+”智慧能源(能源互聯網)并非一個全新概念。過去十多年,很多國家都在探索互聯網技術與可再生能源技術結合的能源發展模式。
“‘互聯網+’智慧能源(能源互聯網)是對傳統的以生產順應需求的能源供給模式的顛覆。”業內人士認為,它的建設不是基于現有的能源生產消費模式和能源體制,而是要通過能源互聯網這種能源技術革命,推動能源生產、消費、體制變革和能源結構調整,有力地推動我國能源革命。
毫無疑問,此次合肥新站高新區綜合能源管理“互聯網+”智慧能源示范項目入選“國字號”,必將為新站高新區光伏產業的騰飛添翅膀,推動能源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然而,不得不說的是,取得這一閃亮的成績,對于新站高新區來說,絕非偶然,而是與該區多年來堅持布局光伏產業發展密切相關。
眾所周知,近年來,合肥將太陽能光伏產業作為重點支持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目標,正積極打造全國“光伏應用第一城”和全國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新樣本。
作為全市的產業發展主引擎,新站高新區積極布局,做好光伏全產業鏈的企業服務、招商工作。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全區共有光伏產業注冊企業31家,其中光伏制造企業9家,工程類企業共15家,銷售類企業7家,光伏產業主營業務收入69.38億元,同比增長12.6%。
“通過培育發展和招商引資,已初步形成了以海潤光伏、天合光能、彩虹光伏為主體的光伏龍頭企業陣型,產業鏈也在不斷完善中。”新站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說道。
■規劃 力爭建設成為光伏產業新興之區
隨著“互聯網+”智慧能源(能源互聯網)的推進以及全國首批56個示范項目名單的出爐,可以預見的是,新能源的發展將會迎來“黃金時期”,光伏產業發展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空間。
對此,新站高新區也在謀劃著更多的動作,“我們將以現有光伏產業為基礎,凸顯特色,不斷豐富和完善產業鏈的各個環節。”
并且,加強產業鏈整合。推動光伏企業及配套企業加強上下游垂直整合,提高電池、組件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建立更為緊密的良性互動關系,從而促進光伏龍頭企業向上下游整合。
此外,將積極引進與消化吸收光伏技術,引進光伏產業核心技術,完善產業鏈環節,對引進技術進行消化吸收再創新,提高基地光伏產業技術水平和研發能力;引進國外先進企業的管理模式和運營經驗,提高企業的運營和管理能力,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提高行業整體水平。
“我們力爭將新站高新區建設成為光伏產業的新興之區,為合肥市打造‘中國光伏應用第一城’貢獻力量。”該負責人說道。
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油化工精神,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宣傳國家石油化工政策,推廣石油化工企業品牌和產品,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