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輕網最新發布數據顯示,2016年1-7月,我國電池行業累計完成出口額同比增長-3.20%,其中7月份出口額同比增長-5.46%。從中國產業信息網發布的產業數據可以看出,2016年上半年,我國蓄電池出口在數量和金額上比去年同期都有所下降。我國是全球最大的電池生產國和輸出國,而電池產品出口受阻也將對我國電池行業發展產生不良影響。
各國密集出臺電池新規 嚴卡行業技術標準
隨著人們對環境與健康重視程度的提高,各國對傳統電池的環保監管不斷升級,也陸續出臺了一系列針對電池及相關產品的技術和安全新規:據越南相關管理部門規定,自2016年10月起,越南將強制執行電池技術標準,屆時除了單獨出口的鋰離子電池外,所有手機、平板電腦等通訊產品在滿足整機認證的同時,其內置鋰電池須在當地機構進行測試;而歐盟規定從今年12月31日起, 在歐盟市場銷售和使用的無線電動工具的便攜式電池和蓄電池鎘含量不得超過0.002%;日本也將于2018年1月開始強化對含汞產品管控,除汞含量小于1%的鋅氧化銀紐扣電池和汞含量小于2%的鋅空氣紐扣電池外,其他含汞電池產品都將被限制生產和進口,也不得作為配件用于其他產品。
這些新規正式實施后,我國電池企業想要實現產品出口,就不得不進行技術升級以滿足新規中的安全和環保要求,再加上檢測成本和運輸成本的提高,電池企業不得不面臨產品成本增加的局面。
出口產品質量屢遭責難 國內企業亟需技術升級
2015年年末,英國曾以電池火災隱患為由沒收1.5萬輛平衡車;2016年2月份,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突發公告,因鋰電池火災事故頻發而召回大量中國平衡車;美國、加拿大在今年7月也對總量超過70萬臺的中國產平衡車實施召回……除因電池存在安全隱患而連累平衡車出口受阻外,2016年前5月,我國出口電池因質量問題遭國外退運的事件就超過百起,同比激增近四成。
我國鋰電產品因安全因素面臨出口難關,想要通過國外標準仍需克服安全技術壁壘,提高自身產品質量。在近日上海質監局組織的專門針對電動平衡車電池的風險監測中,20個樣品中只有1個樣品通過了全部檢測。從檢測結果可以看出,我國鋰電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能與質量狀況令人堪憂,電池企業技術升級刻不容緩。
此外,鎳鎘電池、鉛蓄電池等傳統電池受各國環保政策影響,其市場規模逐漸萎縮。目前,傳統電池的市場份額正逐步被鋰電池所取代,但企業想要實現技術轉型,較高的技術門檻和資金投入成為企業必須解決的難題。
相關檢驗檢疫部門也提醒電池出口企業,要高度關注國外最新的電池安全和環保等技術壁壘動態,加強與專業機構和主管部門的信息交流,掌握市場先機;嚴格進行相應的檢測認證。
媒體認為,綠色環保是全球趨勢,電池出口企業應加大研發力度,開發更加安全環保的新型電池,相關電器企業也應逐步使用鋰電等新型電池替換傳統電池,并應采取更加有效的安全防護措施降低鋰電安全風險。除了電池企業要強化認證外,電動工具、平衡車等將電池作為配件的生產企業也必須加強質量把關,避免出口產品因電池不符合國外質量和安規等要求引發的貿易糾紛。
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油化工精神,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宣傳國家石油化工政策,推廣石油化工企業品牌和產品,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