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有一座于2017年建成投運、外觀與普通加油站類似的加氫站。其特別之處在于,它是全國唯一一座正式對外商業運行的加氫站。隨著國家對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的重點推進,加氫站建設也將提速。
3月26日,由財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國家發改委等四部委聯合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下稱《通知》)稱,“從2019年起……地方應完善政策,過渡期后不再對新能源汽車(新能源公交車和燃料電池汽車除外)給予購置補貼,轉為用于支持充電(加氫)基礎設施‘短板’建設和配套運營服務等方面。”
這是繼2019年首次將氫能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之后,氫能行業迎來的一個具體的重磅利好政策。
此次《通知》并沒有明確“用于支持充電(加氫)基礎設施‘短板’建設和配套運營服務等方面”的具體補貼標準和程序。1℃記者從相關權威渠道獨家獲悉,在《通知》出臺前,上述相關部委到中國氫能重鎮佛山市南海區進行了調研,且《通知》的最終形成,參考了南海此前對加氫站的扶持政策。南海區2019年最新出臺的相關文件,對區內單個新建成的加氫站最高補貼高達800萬元。
一直在等待政策出來
《通知》甫一下發即引起氫能源行業的高度振奮。
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院氫能技術開發部經理何廣利等多位受訪者向第一財經1℃記者表示,《通知》在鼓勵更多企業去投資加氫站的同時,對其他做燃料電池和燃料電池汽車的企業也有推動作用。因為“只有加氫站建起來了,這些企業才能看到希望”。
“我們一直在等待政策出臺。”南通安思卓新能源有限公司銷售經理張志剛在接受1℃記者采訪時介紹,他們正在國內尋求投資建設加氫站的機會。
該公司位于江蘇省如皋市,是美國安思卓新能源有限公司在華的全資企業。在加氫站領域,美國安思卓目前擁有30座加氫站的設計、建設與運營經驗。
中國加氫站市場足夠廣闊。根據工信部委托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牽頭編制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路線》,到2020年,中國將建成100座加氫站;到2030年,這一數字將增至1000座。
目前,全球共有加氫站近400座,主要集中在日韓、歐洲和北美地區。相比之下,中國只有10余座。“太少了,滿打滿算,還不到20座。”何廣利對1℃記者說。他所在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院,屬于正在進軍氫能領域的國家能源集團的旗下單位。
更為關鍵的是,除了佛山南海上述加氫站外,其余10余座加氫站均未商業運營,大部分是此前為服務奧運會、世博會等大型會議而建,還有一些是科研機構、企業等自用。而日韓、歐洲和北美地區等國家已經建成的加氫站,至少有八成已實現了對外商運。
中國加氫站之少,原因在于,氫能在國內才剛剛掀起熱潮。在現有的10余座加氫站中,至少有10座是在最近兩年才建設完成的。目前加氫站存在建設成本高、技術不成熟、相關制度缺失等一系列問題。
“從技術角度來講,國內加氫站的安全數據、可靠數據,積累得非常少。”何廣利說。
張志剛則向1℃記者舉例說,儲罐、壓縮機作為加氫站的核心部件,目前還需要從海外進口后組裝,因為這些部件國內技術還沒有達到國際標準。
在充分考慮安全以及國際通用性的情況下,一座常規加氫站的建設成本初始投資金額為1590萬-2000萬元人民幣。比如,1℃記者在佛山南海上述加氫站采訪時了解到,占地不到7畝的該加氫站,建設成本高達1550萬元人民幣,是歐美國家的一倍。
加氫站的春天
在建設成本居高不下的同時,和國外先建基礎設施的開發路線不同,中國目前仍偏重“以車帶站”的思路。結果是,投資企業更熱衷于氫燃料電池、整車生產等領域,導致加氫站投資、運營雙雙遇冷。
相對于建設成本,相關制度的缺失使得加氫站的建設更加困難。盡管各地政府鼓勵和支持加氫站的建設,但“準生證”卻很難拿到。“審批手續復雜,沒有固定的主管部門,要拿到一套完整的加氫站審批手續,至少需要10個部門的印章,而且也不一定成功。”一家從事加氫站建設的企業內部人士在接受1℃記者采訪時說。
正因為如此,在今年全國“兩會”上,近30名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為氫能發聲。其中,全國人大代表、長城汽車副董事長王鳳英建議,中國“急需加強氫能源基礎設施尤其是加氫站的建設發展……以此推動國內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王鳳英提出的具體建議包括:改變加氫站補貼形式,加大補貼力度,避免加氫站成為地方政府形象工程;細化氫能源技術標準并出臺相關政策,明確加氫站建設及運營監管的相關制度;加強頂層設計,統一規劃全國加氫基礎設施,降低審批難度。
《通知》的印發,從某種程度上表明,王鳳英的上述建議已經引起了國家的重視。
2014年11月,有關部委聯合發布的《關于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建設獎勵的通知》,對2013至2015年符合國家技術標準且日加氫能力不少于200公斤的新建燃料電池汽車加氫站每個站獎勵為400萬元。但這項政策截止時間過后,遞接政策遲遲沒有出臺。自2016年以來,國家對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當中,雖然一再明確氫燃料汽車不退坡,但卻并未提及加氫站補貼。
因此,此次《通知》的出臺,被普遍認為是加氫站的春天。
和普通的加油站一樣,加氫站需要從制氫園區運送所需的原料。以上述南海區加氫站為例,其所需氫原料來源于江門、東莞以及廣州等廣東市縣。
《通知》加大了對加氫站扶持的同時,也將利好加氫站上游制氫、運氫等產業的發展。(林春挺)
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油化工精神,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宣傳國家石油化工政策,推廣石油化工企業品牌和產品,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