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年,第十七屆世界石油大會在巴西首都里約熱內盧舉行。會上,一個西服革履風度翩翩的亞洲人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世界石油大會的高級副主席王濤,也是惟一的一個發展中國家在該組織擔任最高職務的人?! ?BR>
這次大會的主要議題是石油工業的社會責任。石油工業的社會責任這個話題真是說到了王濤的心里,當初他選擇地質勘探作為大學首選專業正是社會責任感使然?! ?BR>
王濤祖籍河北,一九三一年出生在吉林省公主嶺市,后舉家遷徙到哈爾濱附近的一個農村?! ?BR>
他家境貧寒,就選擇了哈爾濱松江省立行知師范學校念書,讀師范院校是免費的,念師范成為很多窮孩子的首選。那時候他最高的理想是像陶行知那樣當一個好老師,桃李滿天下?! ?BR>
一九五○年,師范學校還沒有念完,他就到哈爾濱工農速成中學當黨總支干事。他逐漸感到知識的貧乏,便在工作之余上教師進修夜校。那些日子是他最累的時刻,白天要忙于工作,晚上就在昏暗的燈光下補習高中的功課,經常熬到夜闌人靜。經過三個月的補習,他突擊了高中的課程,決心報考大學,為祖國奉獻自己的全部才華?! ?BR>
一九五二年他參加高考,學什么專業才能對國家有用呢?當時新中國剛剛成立,人人都想著國家趕緊富強起來。工業救國是很多年輕人的夢想,他覺得祖國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國家和民族的振興就是我的終生奮斗目標。人的社會責任是什么?是振興中華。振興中華什么是當務之急?年輕的共和國百廢待興,發展工業是當務之急。發展工業什么最重要?當然電機非常重要。電機靠機械制造,機械靠冶金,冶金靠采礦,采礦靠地質,于是就在高考志愿上填寫了電機、機械、冶金、采礦、地質五個志愿。也許是命運的安排,長春地質學院張開雙臂把他擁抱在懷里?! ?BR>
王濤天資聰穎又非常刻苦,天才等于勤奮加汗水,他很快就成為學院的學習尖子。他十七歲就入了黨,在大學里是學生干部。學校有兩個留學名額,他以出類拔萃的學習成績被選送留學蘇聯,學什么專業自己決定。他一尋思:自己在地質勘探系學了一年的有用礦物地質勘探,像鐵礦就是有用礦物。自己在工農速成中學工作時學校有一輛汽車,沒有汽油只好燒木炭發動,誰要有點酒精就不得了了?,F在祖國缺少石油,祖國的發展就要學石油,蘇聯的石油工業很先進,自己應該到莫斯科石油學院深造。
當時,中國發現的油田都在西北,延長油田、玉門油田、烏蘇油田……留蘇學生必須由一個單位選送,選送王濤的單位是新疆石油公司,這就意味著他學成歸來后要到新疆工作。他的俄語呱呱叫,特別喜歡看原版俄語文學書,蘇聯作家阿札耶夫的長篇小說《遠離莫斯科的地方》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想像《遠離莫斯科的地方》里的主人公巴特諾夫那樣,為祖國的石油工業奉獻一生。經過五年的寒窗苦,他大學畢業了,憧憬著奔赴新疆為克拉瑪依油田盡力。正在這時,國家從一千多名留蘇畢業生中又挑選了二十九名品學兼優的人繼續深造,石油專業的學生只有五名,王濤又幸運地入選了。他留在莫斯科繼續讀碩士、博士,學的是石油地質勘探,論文題目是《前高加索油氣藏形成的地質條件和分布規律》。高加索是一座山脈,高加索山前是前陸沉積盆地,他著迷般地研究著高加索。一天,他的老師密爾欽科對他說:“王,告訴你個好消息,你們中國的大慶發現了大油田!”
他心里騰起了一陣熱浪,對于一個終生獻身于石油的人來說,還有什么能比自己的祖國發現了大油田更令人歡欣鼓舞的呢?他學得更苦了,獲得了莫斯科石油學院地質礦產學副博士學位?! ?BR>
一九六三年,剛剛度過三年自然災害的共和國還很艱苦,中國人還以高粱米玉米面為主食,戴上博士帽的王濤義無反顧地回到了祖國,分配到石油部研究院當總地質師?! ?BR>
石油界有個好傳統,就是領導經常深入油田第一線。余秋里、康世恩部長親自帶領研究院的人到油田組織會戰。王濤跟著老部長們來到油田,更加深了他的石油情結。他覺得學石油的人一定要到基層,便三番五次地要求調到油田參加石油會戰?! ?BR>
他回到了家鄉東北,在大慶油田開始了石油人的創業生涯。那時候的大慶還很年輕,特別需要有知識的人才,而立之年的王濤把全部心血都投入到大慶油田的地質勘探上。地質勘探充滿了誘惑也充滿了挑戰,看到在自己的勘探下定了井位,黑色的原油從幾千米的地下往外汩汩噴涌,他的心比吃了蜜還甜。他品嘗到了創業的艱辛,也品嘗到了創業的幸福。從大慶油田會戰到勝利油田會戰,從勝利油田會戰到大港油田會戰,他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了過來,三十三歲就擔任大港油田會戰副指揮兼總地質師,成為我國最年輕的總地質師之一?! ?BR>
一九七○年,三十九歲的王濤出任遼河石油勘探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兼總地質師?! ?BR>
世界石油資源的分布很不均衡,60%的石油分布在中東、俄羅斯和美國。中國的石油人均占有量很小,要想開發更多的石油資源,必須與國外合作。從渤海灣、黃海、東海、南海、英歌海到北部灣都有石油,七十年代末期,我國準備對外合作開發海洋大陸架的石油,王濤又參與海上對外合作,擔任南海東部石油公司總經理,在珠江口盆地搞勘探開發。
當時,國際石油公司中美國的??松梨诠尽⒂腂P公司、意大利的阿吉普公司、日本的石油工團都參加過合作,他到英國、挪威、美國、日本、巴西等國考察石油工業,發現美國的石油業有三大優勢:一是石油勘探科技最先進,二是現代化的管理手段,三是人才濟濟,世界各國的石油人才都往他那兒跑。挪威有資源但缺少勘探力量,便把外國石油公司請過來開采。王濤覺得我們應該借鑒挪威的經驗,他搞了五年的對外合作,來自十幾個國家的四十五家石油公司與我們合作,石油勘探高投入、高風險、高效益,學到了很多國外先進的現代化的石油管理理念,成為一個有開放型思維的領導干部。在維護本國利益的基礎上不斷提高實力,要善于學習善于合作,利用外國的先進技術。學習中不忘競爭,在競爭中不斷學習,合作要按照合同辦事,達到雙贏,分給別人一杯羹。對外合作使王濤擴大了視野,登上了世界石油舞臺?! ?BR>
王濤擔任石油工業部部長時剛剛五十四歲,是共和國最年輕的石油部長。成功等于艱苦的實踐加上正確的方法,王濤憑著對祖國的摯愛和淵博的專業知識,把中國的石油天然氣事業搞得紅紅火火。他熟悉俄羅斯石油界,牽頭與俄羅斯談判,石油與政治聯系密切,要以鄰為伴以鄰為友。作為部長他最深的體會是石油這支隊伍太棒了,要感謝余秋里、康世恩老部長,余秋里是老紅軍,康世恩參加過抗日戰爭,他們從戰爭年代過來,把老紅軍老八路解放軍的優良傳統帶到了石油系統。率領這支隊伍王濤不知道什么叫做困難,這支隊伍沒有打不贏的仗。王濤深深地愛著自己的隊伍,他的生活離不開石油,離開石油血液就凝固了,思想就空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