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od Mackenzie的新研究顯示,澳大利亞將在2020年增加1.2GWh儲能裝機容量,較2019年的499MWh增長一倍以上,這會令澳大利亞今年的累計儲能裝機達到2.7GWh。
由于聯邦和州政府以及澳大利亞可再生能源署(ARENA)資助項目的建設, 2020年,672MWh的電網側容量將首次超過581MWh的用戶側容量。
由于各州政府一直在為屋頂太陽能和戶用儲能發放補貼,為分布式能源提供資金,一直以來,用戶側項目都在引領裝機容量的增長。此外,澳大利亞還鼓勵戶用和工商業客戶安裝用戶側項目以管理不斷上漲的電費和停電現象。
Wood Mackenzie高級分析師Le Xu表示。"由于行業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電網側市場的領先地位很可能是暫時的。因新冠疫情采取的限制措施和經濟下行可能會導致已宣布的4.6GWh項目在未來五年被推遲或取消。“
"由于大部分規劃項目都位于南澳大利亞州,所以那里面臨風險的程度特別高。雖然資產負債表現穩健的開發商有條件推進項目開發,但未來它們仍會面臨并網難題。"
隨著ARENA可再生能源資金的逐步退出,迫于壓力,儲能開發商只能尋求私募股權承擔10%-50%的項目初期投資。收入的不確定性和并網的風險會令項目無法吸引資金。受此影響最大的電網側市場或會在2022年出現收縮。
不過,由于至2025年累計容量可能達到4.2GWh,電網側市場的前景還是很光明的。屆時,大部分電網側容量將來自太陽能-儲能,即太陽能電站與電池儲能配套項目。電池成本的下降將使儲能行業整體資本支出狀況得到改善。
Xu表示,"未來5年,儲能系統的成本將下降27%。到2025年,太陽能-儲能和太陽能-風能-儲能的平準化度電成本預計會低于燃氣電站。”
"一般來說,我們預計2025年可再生能源-儲能的成本會比現在低20%-29%左右。”
雖然2025年煤炭仍將是澳大利亞最便宜的電力來源,但Xu建議,從煤炭轉向綠色能源更多的是 "用短期痛苦換取長期收益"。
她表示,"澳大利亞正在逐步淘汰31GW煤炭項目,需要尋找替代品。無論是國內還是國際項目開發商,它們顯然都對這些挑戰無動于衷。今年,澳大利亞開發商的數量已翻了一番,達到40家。“
"到2025年,我們估計澳大利亞的累計儲能投資將達到60億美元,相當于12.9GWh累計儲能容量。"
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油化工精神,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宣傳國家石油化工政策,推廣石油化工企業品牌和產品,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