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油網消息:英國石油公司(BP)在6月13日公布的《世界能源統計評估》中稱,如果按照現在的消費水平計算,世界上目前探明的石油儲量還可供人類使用40年。但是,一些科學家卻表示,統計數字中包含了許多政治因素,到2011年對于石油的需求就將超過產出,石油枯竭將提早來臨。
需求峰值即將來臨
據英國《獨立報》報道,位于倫敦的石油損耗分析中心的科學家們認為,4年后世界石油產量就將達到峰值,那時石油的儲備將迅速減少,世界經濟將隨之進入衰退,人類的生活方式也會發生巨大變化。
“石油峰值論”由美國地質學家哈伯特于1956年提出。他預計世界石油生產將遵循鐘形狀曲線發展,生產穩步增長直至達到峰值,隨后則快速下降。人類的石油消耗將逐漸趕上,并最終超過產出,原有的石油儲備就將被慢慢耗盡。
石油損耗分析中心的負責人科林·坎貝爾表示:“這是很簡單的理論,任何一名喝過啤酒的人都應該能理解。面對一杯倒滿的啤酒,如果你喝下去的速度高于再注入的速度,那么杯子最終就會空空如也。”
坎貝爾還表示,常規石油的產出(譯者注:常規石油即開采容易、開采成本較低的石油)早在2005年就已經達到峰值了。如果算上那些非常難以開采的石油,例如從深海地區、極地等地得到的石油,峰值將于2011年來臨。
英國石油公司的首席經濟學家彼得·大衛馬上還擊他說:“我們并不相信存在一個絕對的數字可以告訴我們到底有多少石油。我理解,所謂的石油峰值的來臨很可能是因為消費的增多。”
《獨立報》分析說,近幾年來石油消費與供應之間的差距不斷縮小,去年兩者幾乎持平。一旦石油的消耗超過產出,原油價格將馬上將飆升,并將超過100美元一桶,全球經濟會不可避免地陷入蕭條。
決策者不愿面對事實
環境保護者杰里米·萊格特也是石油峰值理論的擁護者,他將相關產業和政府不愿承認石油將會耗盡與人們不承認氣候變化聯系在了一起。“這讓我想起很多年來,沒有人愿意相信科學家對于全球變暖的警告。我現在考慮的是,怎么樣才能讓他們聽聽我們的聲音。”
萊格特舉例說,英國在北海的油田產出在1999年達到峰值,但直到2年后才為人所知,“當時如果有官員敢于這么說,一定會被視為異端。”
英國石油公司的《世界能源統計評估》被公認為較權威的世界石油儲備報告,但是曾經在英國石油公司、殼牌石油公司等多家石油巨頭擔任副總裁的坎貝爾卻認為,這份報告不過是一份由政府和石油公司提供的、高度政治性的報告。“如果我是一家石油公司的老板,我永遠也不會把事實告訴公眾。這不是游戲規則。”
儲量恐被有意夸大
目前,人類對于石油的需求在快速增長。目前每天被消耗的石油平均為8500萬桶,而根據國際原子能機構最保守的估計,到2030年石油的日消耗量將達到1.13億桶。
除了消費的增長會造成峰值的到來以外,目前世界石油的實際儲備量也會對這個問題產生影響。而以往的一些針對石油儲量居世界前四位的國家(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和科威特)的調查讓人懷疑,已知的統計數字到底有多少可信度。一名記者去年發現,科威特的實際石油儲量其實只有官方報告的一半。
沙特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的前首席執行官曾經在接受《紐約時報》采訪時表示,他對沙特石油產出的持續增長并不特別樂觀。“2002年,我們每天產出7900萬桶石油,到了2004年已經達到8450萬桶。每年的日產量都增加200萬到300萬,這樣快速的增長很難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