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接待了葡萄牙、比利時的客戶,接下來又有西班牙客戶過來,都是洽談產品出口的事宜。”北京中電豐業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王子豪說,目前公司的堿性水電解制氫設備已出口到美國、德國、西班牙等近30個國家,并且近年來出口量持續增長。
在北京大興國際氫能示范區,像北京中電豐業技術開發有限公司一樣邁出步伐“走出去”的企業還有不少。近年來,中國推動氫能產業技術創新、規模化發展,氫能產業“走出去”漸成趨勢。
2022年,中國發布的《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顯示,氫能是一種來源豐富、綠色低碳、應用廣泛的二次能源,正逐步成為全球能源轉型發展的重要載體之一。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制氫國,年制氫產量約3300萬噸,其中達到工業氫氣質量標準的約1200萬噸。可再生能源裝機量全球第一,在清潔低碳的氫能供給上具有巨大潛力。
有關專家指出,發展可再生能源制氫是推動交通、化工或鋼鐵等碳減排難度較大行業脫碳的重要解決方案。全球各國已開始加快部署大規模氫能示范項目。中國氫能產業“走出去”不僅將促進當地經濟發展,而且將推動全球氫能應用與清潔能源轉型。
在國外開設分公司、設立辦公室,與國外經銷商合作開拓本地市場……王子豪介紹,公司推動產品制造全球布局。今年3月,經智利有關方面的評審,公司的項目方案脫穎而出,獲得在智利建設尖端電解槽生產基地的財政支持。
北京海德利森科技有限公司近年來也看到了在國外發展氫能產業的廣闊空間。2023年,該公司為阿聯酋迪拜建設加氫站、提供壓縮機等設備,服務聯合國氣候變化迪拜大會。
“預計今年公司海外的訂單能同比翻番。目前公司出口的產品包括加氫站的核心設備以及對零部件進行檢驗檢測的設備。除了出口阿聯酋,我們的產品還出口到英國、德國、法國等國家。”北京海德利森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鞏寧峰說,從鼓勵一些示范性運用到出臺促進氫能產業發展的規劃政策,中國在氫能產業的發展上路線清晰,一些技術應用已具備全球競爭力。而且中國工業門類齊全、相關產業鏈完整,不少氫能企業具備了“走出去”的實力。
在不久前閉幕的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上,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展示中心內,一臺甲醇重整高溫膜燃料電池電源系統受到觀眾關注。北京海得利茲新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郭志斌說,公司正在和包括西門子在內的國外客戶在洽談離網式制氫、發電設備服務的業務。
相關規劃指出,到2035年,預計中國將形成氫能產業體系,構建涵蓋交通、儲能、工業等領域的多元氫能應用生態。可再生能源制氫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比重明顯提升,對能源綠色轉型發展起到重要支撐作用。
中國各地近年來密集出臺相關政策,推動氫能全產業鏈的發展及推廣應用。北京在大興加大氫能產業布局,目前大興落地氫能企業已超過200家,產業集群效應初步顯現,發展勢頭強勁。氫能應用場景已覆蓋省際貨運、冷鏈物流、通勤客運等交通應用場景。
“中國推進碳達峰、碳中和離不開清潔能源,我認為氫能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之一。未來公司將繼續加大產品研發,讓優質產品進入更多國家。”王子豪說。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油化工精神,宣傳國家石油化工政策,展示國家石油化工產業形象,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推廣石油化工企業品牌和產品,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