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夏至,在隆化縣藍旗鎮的山巒間,一座座銀灰色電池艙與遠處熠熠生輝的光伏板交相輝映,共同繪制出一幅流動的綠色能源畫卷。作為國內最大的磷酸鐵鋰電池儲能電站和國內單體裝機容量最大的電化學獨立儲能電站之一的儲能電站,該電站以30萬千瓦/120萬千瓦時的裝機規模,開啟每日高效的能量充放循環,為區域能源供應注入強勁動力。
步入電站場區,200余個長方體電池艙整齊排列,艙體側面印著“電池艙”字樣,頂部的散熱風扇有節奏地轉動,發出輕微的嗡鳴。“這是‘4簇一匯流’雙支路架構的電池艙,就像給電池組建了‘安全走廊’”,場站場長介紹道,相比傳統儲能電站,該設計架構可降低50%的并聯環流風險,同時使系統可用容量提升3%,為電站安全穩定運行筑牢技術根基。
走進主控室,電子屏上的數據實時滾動,工作人員全神貫注監測參數變化,“現在是儲能狀態,30萬千瓦的裝機規模,每小時能存30萬度電,連續存4小時就是120萬度,這些電量足夠4000戶家庭使用一個月,堪稱冀北電網的巨型充電寶”,工作人員指著屏幕介紹。在模擬演示中,當某組電池出現異常,系統會如蜂群般迅速自動調整運行模式,其他電池組即刻接管供電,該技術使全生命周期可放出電量增加8%,相當于每年多存900萬度電,滿足3萬戶家庭一個月用電需求。此外,電池艙內的組串式PCS設備,作為每塊電池的“智能管家”,可實現單個控制充放電,轉換效率較傳統集中式提高約4%。
電站周邊,藍色的光伏板隨山勢起伏。河北交投集能公司主要負責人王英輝表示,“風光發電具有波動性,綠電大規模并網消納一直是行業難題。而儲能電站就像‘調節器’,能夠為冀北電網提供調峰、填谷、調頻、調相和緊急事故備用、黑啟動等一系列輔助服務,有效增強電網靈活調節能力,減少波動,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
當城市的燈光次第亮起,電站儲存的綠色電能正通過220kV線路奔向千家萬戶。隆化蟬鳴山儲能電站不僅是晟德基建公司新能源發展的生動實踐,更是在提升清潔能源消納能力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為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油化工精神,宣傳國家石油化工政策,展示國家石油化工產業形象,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推廣石油化工企業品牌和產品,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