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耳材料科學集團日前宣布,其規劃已久的25萬噸的二異氰酸甲苯(TDl)工廠的建設已通過中國政府的批準,新廠將建在其位于上海金山區漕涇鎮的綜合性生產基地內。新廠將成為首家商業開發拜耳創新的氣相光氣化工藝的工廠,該工藝是由位于德國Dormagen的3萬噸的TDI試驗工廠所開發的,能減少溶劑使用量80%,節約能耗60%,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6刀砘,因此極大地節約運營和投資成本,而且能對環保起到重要作用,也能以優化的成本組合鞏固拜耳在全球聚氨酯市場的領先地位。
在2000年時,拜耳建在上海郊區的漕涇鎮的一座規模較小的TDI工廠就通過了政府的初步批準,而這套新裝置將于2010年投入生產,屆時將把其全球TDI總產能提升至70萬噸以上。拜耳還表示,之后打算將新廠的產能進一步擴大至30萬噸。
拜耳董事長Patrick在8月21日發布的聲明中表示:“隨著在中國的這座TDI生產廠開始動工建設,再次強調了公司對這一世界上增長最快的市場的承諾。”拜耳稱,預期在中期內全球TDI消費年增長將為4%,而中國的TDI增長速度將是這一數字的兩倍。
據悉,此TDI生產項目僅是拜耳對上海一體化生產基地投資的一部分。整個一體化生產基地建設中,拜耳計劃至2012年斥資21億歐元,其中7億歐元用于2009-2012年的建設工程。拜耳公司現在正使上.海一體化生產基地擴建成為該集團在亞太地區最大的和技術最為先進的生產基地。其中.二苯甲烷二異氰酸酯(MDI)反向一體化世界規模級裝置將于今年投運,生產能力為35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