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投資總額1.8億元的廣西中保能生物質氣化項目舉行奠基儀式。該項目年均處理木薯皮、木薯渣、木薯稈及生活垃圾約22萬噸,年發電量約1.3億千瓦時。
廣西廣泛種植木薯、甘蔗、玉米等經濟作物,生物質資源豐富且沒有得到充分綜合利用,大量的農作物秸稈作為農村傳統燃料,既污染環境又不利于回收利用。廣西中保能公司利用自主研制并獲國家發明專利的技術,以農業生產和自然生長的可再生資源和農業有機廢棄物為原料,處理成可燃性混合氣體,再利用可燃氣體發熱或發電,創造性地體現了“處理廢物、補充能源、保護環境”的三重功效,真正實現了垃圾處理的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及生物質再生能源可持續開發。
廣西廣泛種植木薯、甘蔗、玉米等經濟作物,生物質資源豐富且沒有得到充分綜合利用,大量的農作物秸稈作為農村傳統燃料,既污染環境又不利于回收利用。廣西中保能公司利用自主研制并獲國家發明專利的技術,以農業生產和自然生長的可再生資源和農業有機廢棄物為原料,處理成可燃性混合氣體,再利用可燃氣體發熱或發電,創造性地體現了“處理廢物、補充能源、保護環境”的三重功效,真正實現了垃圾處理的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及生物質再生能源可持續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