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訊 陜西煤業化工集團陜西陜焦化有限公司7萬噸/年焦爐煤氣制合成氨項目可研報告日前通過專家評審,工程正式啟動。該項目計劃投資1.7億元,項目實施后預計可減排約10萬噸二氧化碳。
陜西陜焦化工有限公司200萬噸/年焦炭、20萬噸/年焦爐煤氣制甲醇建設項目正全力推進,將于8月底全部建成投產。為充分利用20萬噸/年甲醇裝置馳放氣中大量排空的氫氣和空分裝置副產的氮氣,實現廢氣資源化利用,陜焦公司力邀資深專家經充分論證,決定建設7萬噸/年焦爐煤氣制合成氨項目。
據陜焦公司總經理張立崗介紹,焦爐煤氣生產甲醇后,產生的弛放氣中氫氣含量高達95%,200萬噸/年焦炭配套20萬噸/年甲醇裝置后,每小時副產的氫氣達2萬立方米,將其凈化處理生產合成氨,相當于每年節能12.5萬噸標煤,具有顯著的經濟、節能與環保效益。同時,該裝置與焦炭、甲醇裝置配套運行,不僅可節約大量公用工程建設與運行費用,還能使企業根據焦炭、甲醇與合成氨市場的變化情況,靈活調整各裝置負荷,實現效益最大化,提升企業抗風險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陜西陜焦化工有限公司200萬噸/年焦炭、20萬噸/年焦爐煤氣制甲醇建設項目正全力推進,將于8月底全部建成投產。為充分利用20萬噸/年甲醇裝置馳放氣中大量排空的氫氣和空分裝置副產的氮氣,實現廢氣資源化利用,陜焦公司力邀資深專家經充分論證,決定建設7萬噸/年焦爐煤氣制合成氨項目。
據陜焦公司總經理張立崗介紹,焦爐煤氣生產甲醇后,產生的弛放氣中氫氣含量高達95%,200萬噸/年焦炭配套20萬噸/年甲醇裝置后,每小時副產的氫氣達2萬立方米,將其凈化處理生產合成氨,相當于每年節能12.5萬噸標煤,具有顯著的經濟、節能與環保效益。同時,該裝置與焦炭、甲醇裝置配套運行,不僅可節約大量公用工程建設與運行費用,還能使企業根據焦炭、甲醇與合成氨市場的變化情況,靈活調整各裝置負荷,實現效益最大化,提升企業抗風險能力和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