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淘汰落后產能,不斷推進技術升級,我市上半年工業技改步伐加大,成效明顯。記者從市發改委獲悉,1-5月我市工業在建技改項目累計完成投資48.2億元,同比增長42.2%。技術改造帶動大批新興工業力量,正展示出勃勃生機。
水泥行業已全部完成技術轉型;衡利豐陶瓷二期項目兩條生產線安裝完畢即將投產;紫光古漢衡陽科技園項目一期主體工程完成;全市六大主導產業多次進行了技術升級……今年以來,我市工業技術改造圍繞“調結構、轉方式”主線,加大投入,達到了提高質量、擴大品種、增加效益的目的。一批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落后產能、工藝、技術和設備被加速淘汰,新型工業“品質”得以提升。
據市經委提供的資料顯示,目前我市已有總投資15億元的特變電工南方輸變電產業園項目、5億元的金杯核電電纜項目、12億元的耒陽岱朗太陽能非晶硅薄膜模塊項目、8億元的中鹽天友化工專業功能性鈦白粉技改等40余個項目相繼開工建設,總投資達100億元,項目若全部達產,可實現年創收180億元,新增利稅22億元。樂福地醫藥包材軟包裝輸液材料生產線二期擴能項目、泰和機械冶煉高爐噴煤自控系統等近20個項目相繼竣工投產或試產,預計達產可實現新增銷售收入50億元,利稅5.2億元。
水泥行業已全部完成技術轉型;衡利豐陶瓷二期項目兩條生產線安裝完畢即將投產;紫光古漢衡陽科技園項目一期主體工程完成;全市六大主導產業多次進行了技術升級……今年以來,我市工業技術改造圍繞“調結構、轉方式”主線,加大投入,達到了提高質量、擴大品種、增加效益的目的。一批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落后產能、工藝、技術和設備被加速淘汰,新型工業“品質”得以提升。
據市經委提供的資料顯示,目前我市已有總投資15億元的特變電工南方輸變電產業園項目、5億元的金杯核電電纜項目、12億元的耒陽岱朗太陽能非晶硅薄膜模塊項目、8億元的中鹽天友化工專業功能性鈦白粉技改等40余個項目相繼開工建設,總投資達100億元,項目若全部達產,可實現年創收180億元,新增利稅22億元。樂福地醫藥包材軟包裝輸液材料生產線二期擴能項目、泰和機械冶煉高爐噴煤自控系統等近20個項目相繼竣工投產或試產,預計達產可實現新增銷售收入50億元,利稅5.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