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訊 27日下午,嘉興市人民政府、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戰略合作簽約儀式暨甲醇制烯烴(DMTO)技術許可簽約儀式在嘉興港區舉行。此項協議的簽訂,標志著浙江興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甲醇制烯烴項目正式落戶嘉興港區。市委副書記、市長李衛寧,市委副書記魯俊,副市長柴永強出席相關活動。
據介紹,嘉興港區甲醇制烯烴項目最終投資約120億元,前期啟動投資約50億元,投產后可實現銷售收入約180億元,稅收36億元。180萬噸/年甲醇制60萬噸/年烯烴項目是由浙江興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嘉興港區投資建設的一套甲醇制烯烴裝置,并預留兩套。產品一期規模為乙烯30萬噸、丙烯30萬噸,其余副產品10萬噸以上。
“該項目落戶嘉興港區,也是中科院依托地方民營企業實現產業化的具體體現,對該技術科技成果的轉化和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嘉興港區管委會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從2004年起,中科院與我市開始了院地合作。此次中科院大連化物所與嘉興市人民政府的戰略合作,是雙方在技術轉移、產學合作上的進一步拓展。
乙烯和丙烯是眾多下游精細化學產品所需的基礎化學品原料,具有投資大、產出大、能耗低和污染低的優勢。隨著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的增加,限制了石化路線生產乙烯和丙烯產品的發展,使國內乙烯、丙烯產量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
據浙江興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邵生富介紹,目前,全國范圍內烯烴需求量巨大,在原材料供給方面,烯烴生產企業主要依靠從國外進口石油來完成,不但生產原料受制于人,且浪費石油資源。甲醇制烯烴項目采用的原料為甲醇,而國內的甲醇生產線開工率僅為42%,仍有很大的發展潛力。“甲醇制烯烴項目的投產,對上游甲醇生產企業來說更是一個利好消息。”邵生富說。
據介紹,目前我市乙烯、丙烯需求量在100萬噸左右。甲醇制烯烴一期項目建成投產后,年產30萬噸的乙烯和30萬噸丙烯可直接供給中國化工新材料(嘉興)園區內的企業使用,而另外10萬噸以上的副產品也可以在嘉興市范圍內直接消化掉,在完善嘉興港區化工產業鏈條的同時,也可以減小我市其他化工企業原材料的對外依存度。
據有關方面預計,180萬噸/年甲醇制60萬噸/年烯烴項目(甲醇制烯烴一期項目)將于2012年建成投產,項目全部投產后,可帶動下游企業在嘉興港區形成產業集群,5年內實現甲醇制烯烴產業總產值5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