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中國石化廣西液化天然氣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評審會在香格里拉大飯店舉行。在今后的兩天時間里,與會專家、中石化相關部分負責人、北海市相關部門負責人將從建設條件、建設規模以及實施方案等方面對項目進行分析討論形成結論,并將最終達成評審意見上報國家發改委。
據了解,廣西液化天然氣(LNG)項目是國家發改委在沿海布點的十個LNG接收點之一,工程由碼頭及陸域形成工程、接收站工程(含冷能綜合利用)、輸氣管道工程三個單項工程組成。
其中,碼頭及陸域工程、接收站工程位于我市鐵山港西港區啄羅作業區,計劃在碼頭建設停靠8至27萬立方米的LNG運輸船單泊位接卸碼頭1座、工作船碼頭及相應的配套設施。接收站一期按每年按300萬噸的規模進行建設;二期擴建到496.1萬噸/年的站址;一期建設3座16萬方的儲罐,二期增加3座16萬方的儲罐及配套設施。
一期輸氣管道輸氣量每年39.2億立方米,線路長度為1238.4公里,從首站向西北、北和東三個方向延伸,西北到欽州、南寧、來賓、柳州、桂林、河池等城市,北到玉林等城市,東到廣東省的湛江、茂名等城市;同時建設防城港支線供應防城港鋼鐵基地及防城港用氣。
二期輸氣管道將增加部分支線,輸氣量達到每年65.6億立方米,管道長度約374.5公里。項目總投資約171億元人民幣,一期計劃于2011年開工建設,2014年建成投產,二期計劃于2020年建成投產。
中石化廣西液化天然氣項目建成后將為廣西和廣東西部地區提供清潔環保能源,解決該地區能源緊缺問題。作為基礎性產業,項目一期完工后除了將為北海提供8億以上直接稅收外,還將拉動發電、化工、冷能等下游產業的發展。
項目選址,隨后,與會的領導及專家聽取設計單位和項目業主的情況匯報,并進行了細致的分組討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