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濱海港臨港產業區,一個2平方公里的鹽化工產業園已初具規模。鹽化工產業的龍頭項目——總投資12億元、年產30萬噸離子膜燒堿項目17個單體工程已全部封頂,進入了試生產。
近日,在濱海港臨港產業區,一個2平方公里的鹽化工產業園已初具規模。鹽化工產業的龍頭項目——總投資12億元、年產30萬噸離子膜燒堿項目17個單體工程已全部封頂,進入了試生產。
隨著龍頭項目的加快建設,總投資超60億元的雅克、德納、清泉、康杰和康泰等配套項目已經投入生產。這批企業將逐步構筑以“氯堿化工”為主體產品的框架,以燒堿為主導產業的鹽化工緊密產品鏈,實現由中端產品向高端產品方向發展。以萬恒、蘇鹽、正豐等一批泵閥領軍企業引領的機械加工業迅速成為濱海縣的又一特色產業,如今有80多家泵閥生產企業在濱海泵閥產業園落戶,形成了集研發、鑄造、加工裝配為一體的較為完整的產業鏈。
總投資130億元的IGCC(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項目,是打造濱海港千億能源產業的重要項目,也是國家鼓勵和支持發展的新能源項目。特別是中電投、中海油兩大央企的進駐,引導著項目、資金加速流入,增強了各路投資人的信心。
不走低端老路,瞄準高精尖提檔升級。翻開濱海億元以上重大項目清單,新能源、新材料、高新技術等項目占了總數的70%左右。這傳出了一個強烈的信號:鹽化工、煤化工、機械、電子等,正在構造濱海特色鮮明的產業體系,而隨著產業鏈的延伸,必將給濱海帶來更強大的發展后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