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日,三門峽地久礦業與德國施密德硅業公司在北京舉行多晶硅一期1000噸項目技術設備“交鑰匙”工程協議簽約儀式。此次雙方合作實施的項目是澠池光伏產業園區的第一個龍頭項目,標志著居世界光伏產業領先地位的德國多晶硅技術第一次進入中國。三門峽市委副書記、市長楊樹平,德國施密德硅業公司總裁艾里克斯·博格、技術公司總裁克里斯汀?布赫納,三門峽地久礦業公司董事長楊桂生及澠池縣主要負責同志出席了簽約儀式。
多晶硅是光伏產業的關鍵環節和源頭產品。三門峽地久礦業在位于澠池縣仁村鄉的三門峽光伏產業園區的多晶硅項目規劃產能達7000噸,一期工程投資總額達11億元,預計于明年年底建成。施密德集團是德國擁有百年歷史的綜合性企業,其光伏技術居世界領先地位,其中多晶硅技術與世界同類產品相比,低耗能、低成本、無污染,具有質量、環保、成本等方面的明顯優勢。按照協議,德國施密德硅業公司將在合作中負責技術提供和基礎設施建設。
楊樹平在致詞中指出,光伏產業是新能源的朝陽產業,也是三門峽近年來積極努力、重點發展的新興產業。澠池縣硅探明儲量達6000萬噸,儲量豐、品質高、潛力大,具有發展光伏產業的良好基礎。施密德公司技術先進、信譽良好。雙方此次合作不僅對三門峽乃至河南省新能源產業發展產生積極推動作用,也將對施密德公司在中國的發展提供更廣闊的平臺。三門峽各部門將盡最大努力,為雙方的合作提供最優惠的政策支持和最優良的環境保障。希望雙方以此次合作為基礎,進一步加大技術支持力度,拓寬產業合作領域,切實把三門峽的光伏產業做精、做大、做強,實現合作共贏的戰略目標。
艾里克斯·博格說,這是施密德公司在新能源建設中邁出的重要一步,對合作雙方及三門峽來說都是一個良好的開始。相信在各方面的支持下,此次合作必將順利推進,圓滿成功。
據悉,德國施密德公司集團將于近日同地久礦業簽訂三門峽光伏產業循環經濟園區長期戰略技術合作協議,將全面促進和加快園區建設,在3到5年內逐步形成一個以多晶硅為龍頭,以太陽硅電池、外晶硅、光伏玻璃、太陽硅發電為主導產業的高新技術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