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石化業者冀海西區在“十二五”規劃中先行先試,近期搶灘登陸動作頻頻。臺塑董事長王文淵11月30日率高階主管參訪福建省寧德工業區,與中海油(0883)就煉化項目商討合作。
另據媒體報道,中海油高層本周二前往臺灣中油拜會,力邀中油齊赴福建寧德市合資建置輕油裂解項目,并計劃對大陸沿海地區進行合資勘探。據悉,雙方早前在臺潮盆地、非洲肯亞地區進行聯合石油勘探,中海油去年底在寧德投資1000萬噸原油儲備項目。
中海油邀臺灣中油合資
據本報觀察,臺灣石化業者西進已呈多處選點、各顯神通之勢。本周一臺北登場的海峽兩岸石油化工科技經貿交流大會上傳出消息,臺石化公會理事長陳武雄計劃先行投資約40億美元,在福建漳州古雷半島復制國光石化煉油廠與乙烯廠規模。擬興建日煉量30萬桶的煉油廠及2套年產各100萬噸產能的乙烯廠,至于中下游則開放給有興趣的臺灣石化業者及中下游加工業者參與投資。
事實上,去年初臺灣石化同業公會牽頭6家石化廠(泛中油體石化業者)投建福建泉港石化區,擬出資60億美元建設乙烯裂解裝置及其下游項目。但彼時臺灣并未開放輕油裂解登陸,且兩岸企業合資股權比例尚有分歧,該項目一度擱淺。
業者搶跑海西“十二五”
當前,大陸政府尚未開放外資投資煉油,乙烯廠則須以合資方式設立。針對門檻解禁,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名譽會長盛華仁在臺曾表態,臺商在大陸的獨資企業很多,開放應該沒有問題。在大陸支持福建省加快海西建設的意見中,該區域更被賦予“按照同等優先、適當放寬的原則,以信息、石化、機械等產業為重點,提升臺商投資區的載體作用。”
據了解,福建省下轄湄洲灣和古雷兩大石化基地,湄洲灣南岸的泉州系大陸發改委未來3年油氣規劃中九大煉油基地之一,古雷臺灣石化產業園區年底前報中央核準。最新出爐的福建省“十二五”規劃建議中,該省亦明確提出未來5年建設2個大型國內領先的石化基地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