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準旗緊緊抓住國家落實重點產業調整規劃的有利時機,以國家產業政策為導向,以項目引建帶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堅定不移地實施工業強旗戰略,不斷推動工業轉型升級。
“十二五”期間,準旗將堅持生態發展、循環發展理念,以體制創新、科技進步為動力,加快工業經濟結構調整,大力推廣清潔生產工藝技術。
以大路煤基清潔能源化工循環產業示范區為載體,加快實施煤炭資源就地轉化戰略。以煤制油、煤制氣、煤制烯烴、煤制乙二醇、煤制二甲醚五類新型煤化工示范產品為重點,延伸產業鏈,實現煤炭資源多次轉化增值,把新型煤化工產業培育為準格爾的重要支柱產業,建成在全國市場舉足輕重乃至世界先進水平的綠色能源、新型化工基地。重點支持伊泰煤制油、易高甲醇、天潤化肥、久泰甲醇二甲醚、東華能源甲醇等項目達產提能;積極推進中電投100萬噸煤制烯烴、西北能源60萬噸甲醇制烯烴、久泰能源60萬噸甲醇制烯烴、香港中華煤氣公司20萬噸乙二醇、國電7000噸多晶硅及光伏電池、內蒙古開灤投資有限公司乙二醇和煤焦油加氫多聯產項目、中海油40億立方米煤制天然氣、華潤20億立方米煤制天然氣的項目進展。集中精力打造500萬噸煤制油、200億立方米煤制天然氣、500萬噸醇、醚、烯烴及下游產品的現代煤化工基地。到2015年,年消化原煤達到1億噸左右,煤化工產能達到1000萬噸以上。
以伊東循環產業園區為載體,發展循環產業和勞動密集型非煤產業。重點建設煤焦化、乙炔化工、電石、非金屬礦產業、農副產品加工、現代物流和高新技術等為主的多元產業體系。具體打造七個產業園區,即:以煤焦化項目為主的煤及煤化工園區;以高嶺土深加工為主的高嶺土、陶瓷產業園區;以環保石頭紙為主的石頭紙產業園區;以電石、乙炔為主的電石、乙炔化工園區;以當地農副產品深加工和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的多元化產業園區;以發展高新技術作為重點的高新技術產業園區;以發展現代物流業為主的現代物流園區。
在加快引建的同時,進一步完善產業園區服務功能,逐步形成產業結構高級化、產業發展集聚化、產業競爭力高端化的工業體系。到2015年,實現年轉化原煤1億噸,煤化工產能1000萬噸的目標;工業增加值達到855億元,年均增長18%以上。
“十二五”期間,準旗將堅持生態發展、循環發展理念,以體制創新、科技進步為動力,加快工業經濟結構調整,大力推廣清潔生產工藝技術。
以大路煤基清潔能源化工循環產業示范區為載體,加快實施煤炭資源就地轉化戰略。以煤制油、煤制氣、煤制烯烴、煤制乙二醇、煤制二甲醚五類新型煤化工示范產品為重點,延伸產業鏈,實現煤炭資源多次轉化增值,把新型煤化工產業培育為準格爾的重要支柱產業,建成在全國市場舉足輕重乃至世界先進水平的綠色能源、新型化工基地。重點支持伊泰煤制油、易高甲醇、天潤化肥、久泰甲醇二甲醚、東華能源甲醇等項目達產提能;積極推進中電投100萬噸煤制烯烴、西北能源60萬噸甲醇制烯烴、久泰能源60萬噸甲醇制烯烴、香港中華煤氣公司20萬噸乙二醇、國電7000噸多晶硅及光伏電池、內蒙古開灤投資有限公司乙二醇和煤焦油加氫多聯產項目、中海油40億立方米煤制天然氣、華潤20億立方米煤制天然氣的項目進展。集中精力打造500萬噸煤制油、200億立方米煤制天然氣、500萬噸醇、醚、烯烴及下游產品的現代煤化工基地。到2015年,年消化原煤達到1億噸左右,煤化工產能達到1000萬噸以上。
以伊東循環產業園區為載體,發展循環產業和勞動密集型非煤產業。重點建設煤焦化、乙炔化工、電石、非金屬礦產業、農副產品加工、現代物流和高新技術等為主的多元產業體系。具體打造七個產業園區,即:以煤焦化項目為主的煤及煤化工園區;以高嶺土深加工為主的高嶺土、陶瓷產業園區;以環保石頭紙為主的石頭紙產業園區;以電石、乙炔為主的電石、乙炔化工園區;以當地農副產品深加工和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的多元化產業園區;以發展高新技術作為重點的高新技術產業園區;以發展現代物流業為主的現代物流園區。
在加快引建的同時,進一步完善產業園區服務功能,逐步形成產業結構高級化、產業發展集聚化、產業競爭力高端化的工業體系。到2015年,實現年轉化原煤1億噸,煤化工產能1000萬噸的目標;工業增加值達到855億元,年均增長1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