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9月8日訊 2011年9月6日,中哈天然氣管道南線項目(別伊涅烏-奇姆肯特段)在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南哈薩克斯坦州的突厥斯坦市施工現場隆重舉行第一道焊口開焊儀式,標志著工程全面進入現場建設階段。國家能源局局長劉鐵男表示,該項目的順利實施是改善哈南部人民生活的福祉工程,是兩國油氣領域合作新的里程碑。
根據中哈兩國政府和企業間有關協議,兩國決定共同修建中哈天然氣管道南線項目。該項目始于哈曼格斯套州的別伊涅烏,到南哈薩克斯坦州的奇姆肯特,并與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相連,全長1475公里,設計年輸氣能力為100億立方米,可擴至年150億立方米。南線項目將根據氣源供應情況分階段實施。第一階段完成巴卓伊-奇姆肯特段管道以及巴佐依壓氣站,年輸氣能力達到60億立方米;第二階段完成別伊涅烏-巴卓伊段管道以及巴佐依壓氣站增容和卡拉奧杰克壓氣站建設,年輸氣能力達到100億立方米。計劃2013年3月通氣,2013年9月壓氣站投產。
中哈兩國政府對中哈天然氣管道南線項目的建設高度重視,納扎爾巴耶夫總統專門發來賀信,高度評價該項目的重要意義。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劉鐵男,哈國第一副總理舒克耶夫等政府官員,中哈雙方企業負責人共同出席了開焊儀式并致辭。
劉鐵男表示,中哈南線項目將哈國西部充沛的天然氣資源輸送到南部,主要用于當地生活用氣,造福哈南部人民,惠及沿線1萬多個村莊、500多萬人口,并帶動南部地區經濟發展。該項目的順利實施,是兩國全面建設戰略伙伴關系的重要內容,是落實兩國元首所達成共識的具體舉措,是改善哈南部人民生活的福祉工程,是兩國油氣領域合作新的里程碑。
劉鐵男強調,中哈雙方企業要高度重視工程質量和安全,精心組織,科學施工,將南線項目建成精品工程,成為連接中哈兩國人民友誼的橋梁。項目建成后,中亞天然氣管道將與哈干線輸氣網及西部主要油氣區連通,有效提升了中哈兩國油氣合作的戰略層次,為中哈能源合作開辟了更廣闊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