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隨著固原鹽化工循環經濟扶貧示范區首批重點項目正式開工,該示范區進入實質性發展階段。
固原鹽化工示范區是自治區黨委、政府站在建設和諧富裕新寧夏、統籌山川協調發展的戰略高度,依托固原豐富的巖鹽、煤炭、石灰巖等資源的配套組合優勢,助推固原經濟科學發展、跨越發展而規劃建設的戰略性工程。該示范區定址原州區彭堡鎮申莊村以北、頭營鎮楊莊村以南,控制范圍20平方公里,起步區10平方公里。該區域周邊已進行的勘探表明,在硝口至上店子30平方公里范圍內,被稱為“化工之母”的工業鹽原料—巖鹽,資源儲量26.38億噸,硝口至寺口子500平方公里范圍遠景預測儲量達100億噸,儲量大、品位高、埋藏淺,便于開采。同時,距離該示范區80公里以內的王洼、炭山一帶探明煤炭儲量15.45億噸,預測儲量112.7億噸,是優質的動力煤和化工用煤;六盤山熱電廠2×330MW熱電機組2010年已建成投產;西氣東輸天然氣管道就近穿過,具有很強的資源配套組合優勢。示范區將培育以燒堿、純堿為主的循環經濟產業鏈,總規劃項目包括年產100萬噸的制鹽及下游加工項目公用工程、年產700萬立方米采輸鹵、40萬噸燒堿、40萬噸PVC和6萬噸ADC發泡劑項目等,概算總投資196.77億元。首批開工的7個重點項目,包括投資5.5億元的國電英力特集團公司采輸鹵項目和真空制鹽項目、總投資6.2億元的寧夏海誼化工有限公司鹽及氯化烷烴系列項目等,總投資近18億元。鹽化工基地對推動固原由“以農業為主導向以工業為主導、多產業發展并舉轉變”的進程、加快山區群眾脫貧致富步伐意義重大。5年后,該示范區將發展成為年產值過百億元的鹽化工產業集群區,固原市經濟總量中工、農業比重,將由現在的1比2,轉變為3比1,產業結構將更趨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