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是我國石化工業的搖籃,是新中國第一個工業油田、第一座大型現代化煉油廠、第一套乙烯裂解裝置的誕生地,它為發展我國的石化工業做出過重大貢獻,在我國石化工業發展史上寫下了光輝的篇章。改革開放以來,甘肅石化工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它己成為甘肅工業的第一支柱產業,在全省工業和國民經濟發展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一、甘肅石化工業的現狀
1、支柱效應比較明顯。石化工業是甘肅工業的第一大支柱產業,其工業增加值及銷售收入均占甘肅工業的l/3左右,在全國也占有重要地位。
2003年甘肅石化工業實現工業增加值120.28億元,占全省工業增加值的30.86%;實現銷售收入359.71億元,占全省工業銷售收入的30.83%;支柱效應非常明顯。隨著澀一寧一蘭天然氣輸氣管道和蘭一成一渝成品油管線的建成,為甘肅石化工業發展實現原料多元化,進一步拓寬市場提供了有利條件;千萬噸煉油能力的形成標志著蘭州石化原油加工規模達到了國際水平;大乙烯工程的建設,為甘肅今后發展乙烯后續加工產品.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
2、行業門類比較齊全。改革開放二十多年,甘肅石化工業得到了迅速發展,目前己基本形成石油勘探與開發、化學礦山、化肥、農藥、農膜、有機和無機化工基本原料、三大有機合成材料、精細化工、塑料加工、化工機械和化學清洗等25個行業,能生產800多種石化產品,行成了行業門類比較齊全的石化工業體糸。
3、有比較豐富的礦產資源。除了石油、天然氣資源外,煤炭資源相當豐富,全省探明煤炭儲量63億噸左右,而且煤質好、埋藏淺、集中、層厚,是理想的動力、氣化、煤化工用煤。化學礦、非金屬礦資源豐富,尤其是重晶石、螢石、石灰石、芒硝等資源,為發展無機化工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4、發展了一批好的骨干企業。在大力支持蘭州石化公司、蘭煉、蘭化、玉門油田公司、慶化公司等中央在甘石化企業發展的同時,通過結構調整、資產重組、企業改制、技術改造等途徑,培育甘肅地方化工新的經濟增長點,加大了對劉化、永新集團,金化集團、404鈦白粉分廠、銀光化學工業公司、亞盛集團等大型化工企業的結構調整和技術改造力度,形成了一批有較大規模,有拳頭產品,有市場競爭力,能發揮行業優勢的地方化工企業集團。
5、擁有較好的技術和人才優勢。甘肅石化工業歷史悠久,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科研、開發、建設、生產和經營管理經驗,為新中國培養了一大批工程技術人員和經營管理人才并培養了大批熟練的技術工人。目前,全省石化行業擁有各類工程技術人員及管理人才2.5萬人,有14所科研設計院所,13所大專、中專學校。蘭大、蘭州理工、蘭州交大、西北師大等院校都有化學或化工糸,較好的石化工業基礎和技術人才優勢,為甘肅石化工業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1、以中央企業為主,地方化工薄弱。甘肅石化工業共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63戶,資產總計376億元。石化工業增加值的70%來自蘭州石化、玉門油田、長慶油田等9戶中央企業。地方化工企業雖然數量較多,但除劉化、金化、亞盛和永新集團幾戶省屬企業較大外,其余都是中小企業,規模效益較差。
2、以石油化工為主,天然氣化工、煤化工比重很小。天然氣利用由于資源、價格、技術等因素限制,目前主要用于民用,化工上僅有蘭州石化、劉化兩戶企業用于化肥生產,分別使用2.7億方和1.5億方,總用量約4億多方。煤化工主要集中在金化等以煤為原料的化肥企業。天然氣化工、煤化工比重很小,不利于資源的綜合利用。
3、除農用化工產品外,基本以化工原料為主,初加工產品多、深加工產品少。農用化工產品方面,全省現已形成70萬噸合成氨、90萬噸尿素、16萬噸磷二銨等化肥生產能力。基本化工原料方面,已形成100萬噸硫酸、12萬噸濃硝酸、18萬噸純堿、9萬噸燒堿、5萬噸鉻鹽、1.5萬噸鈦白粉等基本化工原料生產能力。有機化工原料方面,已形成24萬噸乙烯、19萬噸丙烯、37萬噸合成樹脂、7.2萬噸合成橡膠、3.4萬噸合成纖維、2萬噸TDI的生產能力。原油加工能力已達1700萬噸,TDI、濃硝酸、鈦白粉和鉻鹽規模已居全國前列。但代表行業發展水平,市場需求量大的合成樹脂、合成纖維、工程塑料等高新技術產品、高附加值產品生產企業少。精細化工產品主要集中在涂料、助劑、煉油催化劑等傳統領域。食品添加劑、飼料添加劑、醫藥中間體等新興領域精細化工產品比重很小。
4、大部分產品原料、市場兩頭在外,資源對外依存度較大。甘肅農用化工產品市場主要在省內。大部分化工生產原料依靠區外供應,原油、天然氣主要來自新疆、青海兩地,目前蘭州石化原油用量1000萬噸的70%以上來自新疆,玉門油田原油用量300多萬噸的84%來自省外;省內天然氣全部由青海澀北氣田供應;省內聚乙烯、聚丙烯、合成橡膠、合成樹脂等產品主要銷往西南和沿海地區。
三、發展思路和目標
1、發展思路。以蘭州石化千萬噸煉油和大乙烯建設為契機,引導支持相關企業發展乙烯下游深加工產品,形成合成材料、工程塑料、橡膠、TDI等關聯度高的產業鏈;開發利用冶金有色骨干企業的副產化工原料,發展無機化工;加大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力度,積極爭取鋪設烏一蘭原油管道,為甘肅石化的長遠發展奠定穩定的基礎。
2、發展目標。充分發揮資源、技術、人才和管理優勢,堅持"大型、先進、深度、集約、系列化"原則,以建設大石油、大煉油、大化工為龍頭,把甘肅建成我國西部最大的高新石化基地。
一是以"兩蘭"為依托,用5-15年時間,煉油能力達1800萬噸,乙烯110萬噸,建成我國大型煉油、乙烯、苯乙烯、聚酯、合成橡膠五大系列石化工業生產基地;二是建成以玉門為中心的原油開采與煉制、石化產品以及鈦白粉、鉻鹽、硫酸、元明粉、硫化堿為主的石油化工基地;三是建成以石油和天然氣勘探、開采、加工以及天然氣化工為主的慶陽石油化工基地。
四、發展重點
1、把蘭州大乙烯工程構筑成甘肅石化工業發展的新平臺
蘭州大乙烯工程總投資53億元,將形成80萬噸乙烯、30萬噸全密度聚乙烯、20萬噸高壓聚乙烯、30萬噸聚丙烯的生產能力。為了提高整體效益,中油蘭州石化還將投資22億元,配套新建、改造和擴建合成氨制氫聯合裝置、濃硝酸、汽油加氫、芳烴抽提、苯乙烯、丁苯橡膠、丁二烯等8個裝置。到2006年大乙烯建成后,蘭州石化主要產品聚乙烯、聚丙烯產量達到98萬噸,副產品甲苯、濃硝酸、丁二烯等產量達到1l0萬噸,蘭州石化綜合競爭力大大增強,將有力地帶動甘肅省聚氨酯、塑料加工、涂料、橡膠、工程塑料、精細化工等乙烯相關行業的發展。
2、大力扶持乙烯后續產品深加工,形成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鏈
(l)碳五、碳九產業鏈。碳五、碳九是蘭州石化裂解氣油副產品,年產量15萬噸,其深加工產品主要用于涂料、橡膠加工等行業。蘭化(存續企業)規劃實施ll萬噸碳五、碳九綜合利用項目,發展石油樹脂等深加工產品。蘭化、蘭煉(存續企業)還規劃利用大乙烯的碳四、苯、甲苯等產量較多的副產品,配套實施順酐、苯胺、異丙醇等多個深加工頊目,現已有部分項目正在實施。
(2)TDI產業鏈。TDI是生產聚氨酯泡沫塑料、合成纖維等系列產品的主要原料,目前國內年需求量近20萬噸,但實際生產能力不足4萬噸,難以滿足聚氨酯等工業快速發展的需要。目前銀光公司正在實施5萬噸/年TDI擴建工程,下一步將利用開發的TDI工藝軟件包將再擴建5萬噸,同時蘭化公司也準備引進國外技術,建設10萬噸非光氣法TDI。這兩個項目建成后,全省TDI生產能力將達剄20萬噸,成為國內最大TDI生產基地之一。
生產TDI的主要原料為甲苯、濃硝酸、液氯。大乙烯項目建成后,蘭州石化公司可提供6.8萬噸甲苯、15萬噸濃硝酸。項目所需甲苯14萬噸、濃硝酸10萬噸,可大部分依托蘭州石化配套提供。所需液氯20萬噸可從稀土集團和鹽化配套,副產的鹽酸可供稀土集團使用,相互配套。
(3)輪胎產業鏈。隨著我國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全鋼子午線輪胎市場需求增長很快,預計到2005年僅汽車配套、替換胎年需求量就將達4000萬條以上,目前西北地區除寧夏有50萬套生產能力外,其余地區生產規模都不大。蘭州金剛輪胎公司擬投資12.5億元建設100萬套斜膠胎、100萬套全鋼子午胎項目,斜膠胎項目廠房投資6000多萬元,施工已基本結束,全鋼子午胎項目也已開始進行與外方接洽,2006年建成投產后,可望形成西北最大輪胎生產基地。
該項目所需丁苯橡膠等合成膠原料3.2萬噸,全部可依托蘭州石化配套。簾子線、鋼絲、各種助劑、白炭黑、填充料等全部可由省內企業生產供應,加快相關行業發展。可考慮引導相關企業利用蘭州大乙烯裂解渣油,建設3萬噸/年新工藝炭黑裝置,以滿足輪胎項目需求量。
(4)塑料加工產業鏈。甘肅現有塑料加工生產能力約20萬噸,目前產量10萬噸左右。其中合資引進的亞盛滴灌設備生產線、蘭煉化工總廠PVC型材產品檔次較高,在國內有一定的競爭力。蘭州石化大乙烯項目針對西北地域特色和甘肅省經濟發展需要,在聚乙烯產品中引進了一批農膜、管材、電力電纜、中空容器、涂層等專用樹脂牌號,為甘肅省塑料、化纖工業產品結構調整提供了有利條件。通過引導企業加快開發和生產特殊農膜專用料、通訊電纜專用料、農業滴灌設備、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管件等高檔產品,預計可利用聚乙烯20-25萬噸。
另外,可利用蘭州石化引進設備和樹脂品種,利用蘭州維尼綸廠醋酸乙烯和聚乙烯醇對聚乙烯進行改性,生產乙烯一醋酸乙烯共聚物或改性產品,用于膜生產、精細化工等方面,滿足市場增長需求,填補西北地區空白。
(5)工程塑料產業鏈。工程塑料產品中聚碳酸酯、聚甲醛用量增長較快,大量用于電子、汽車、工程機械等行業,目前國內主要依靠進口解決。沿海一些發達地區都在規劃建設大規模聚碳酸酯等裝置。藍星集團擬投資建設6萬噸聚碳酸酯、6萬噸聚甲醛等項目。聚碳酸酯上游主要原料苯和丙烯等均可依托大乙烯項目或省內其他煉廠配套。在此基礎上,可考慮引導有關企業進一步利用藍星集團項目產品聚四氫呋喃和銀光公司TDI及蘭州石化對二甲苯等,發展氨綸等國內短缺化工產品。
(6)高檔涂料產業鏈。省內主要涂料產品生產企業有西北永新集團等,永新也是國內大型涂料生產企業之一,具有一定的科研開發能力。如能抓住大乙烯擴建的機遇,配套利用省內TDI、鈦白粉、鐵鉻系顏料、有機顏料、溶劑油、碳五和碳九石油樹脂等原料,可進一步發展油漆、油墨高檔產品。
3、加速發展精細化工,提高產品檔次和生產技術
重點發展節能、低污染、專用、功能型涂料;塑料助劑、醫藥中間體;化學試劑及表面活性劑等。重點抓好西北永新集團1400噸鈦青藍,404廠3萬噸鈦白粉擴建,白銀希科高技術發展有限公司鈷鹽催化劑、碘海醇、3000噸柴油凝劑等項目建設。
4、積極發展農用化肥,高效農藥等化工產品
化肥控制總量,優化結構,發展多元高效化肥。利用天然氣資源對有條件的尿素生產企業進行原料路線改造。同時調整產品結構,發展長效碳銨、磷二銨、大顆粒尿素、多元高濃度復合肥、生物肥、高效專用肥等品種。堅持走"以化養肥、肥化并舉"之路,發展適銷對路的化工新產品,扭轉產品單一的被動局面。
農藥重點發展高效、安全、低毒、無公害農藥、生物農藥及農藥中間體,抓好榆中農藥廠煙堿殺蟲劑、三川藥業公司生物堿殺蟲劑等擴建工程,形成規模經濟,滿足農業需要。
5、加大隴東、河西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力度,提高隴東地區原油加工能力
目前長慶油田在隴東地區勘探面積4萬平方公里,油氣總資源量28.47億噸,探明儲量2.46億噸,其中西峰油田探明儲量3675萬噸。中油集團計劃投資35億元,在加大勘探力度的基礎上,爭取"十五"末使隴東地區原油年產量達到250萬噸,"十一五"將超過300萬噸。在進一步加大隴東地區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力度的同時,應加快對長慶油田馬嶺助劑廠和慶陽煉化公司的技術改造,擴大原油加工能力,逐年提高原油加工量。
河西走廊油氣資源量約5.8億噸,主要集中在青西(酒泉境內)、民樂、金昌、武威、昌馬、潮水等盆地,目前玉門油田在青西盆地已探明油氣儲量l.26億噸,青西油田產量已突破40萬噸。下一步中油計劃投入6-7億元,爭取2005年原油產量達到100萬噸。
6、積極爭取鋪設烏魯木齊一蘭州原油管道,降低蘭州石化生產成本
中國一哈薩克斯坦石油管道建設工程已處于論證階段,據了解管道建成后每年將有2000-5000萬噸的哈薩克斯坦原油輸往新疆,疆內原油量將達4000-7000萬噸,而當地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最多有2000-3000萬噸,至少1000萬噸以上原油需外運。因此,中油集團在初步確定鋪設年輸送量500萬噸的烏魯木齊一蘭州成品油管道的同時,也有鋪設原油管道的設想。
目前,蘭州石化加工的原油70%以上都是從新疆、青海兩地通過鐵路運輸過來的,運輸成本較高,企業每l元產品銷售收入中,原油的成本占了90%左右,而東北地區煉化企業原油通過管道運輸,原油占成本比例只有60%左右,僅管道運輸就可降低外運成本1/3左右。同時,管道輸送也將提高蘭州石化原油供應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7、支持骨干有色冶金企業利用副產化工原料發展無機化工
金川公司、白銀公司冶煉能力擴大后,冶金煙氣制酸能力將大幅度增長,企業都有延伸產業鏈的設想,金川公司重點發展亞硫酸鈉、燒堿、PVC、硫酸鉀等化工產品,"十一五"期間形成200萬噸無機化工產品生產能力;白銀公司在加快建設干法氟化鋁項目基礎上,重點發展氟橡膠、氫氟酸等氟化工系列產品;酒鋼和嘉峪關有聯合第三方,利用酒鋼不銹鋼及碳鋼擴建項目新增冶金燃氣,建設天然氣一冶金副產煤氣聯產50萬噸/年甲醇項目的設想,青海油田對該項目用氣也有考慮,這些項目的建設,將在很大程度上促進甘肅省無機化工的發展。
--來源:中國能源網
一、甘肅石化工業的現狀
1、支柱效應比較明顯。石化工業是甘肅工業的第一大支柱產業,其工業增加值及銷售收入均占甘肅工業的l/3左右,在全國也占有重要地位。
2003年甘肅石化工業實現工業增加值120.28億元,占全省工業增加值的30.86%;實現銷售收入359.71億元,占全省工業銷售收入的30.83%;支柱效應非常明顯。隨著澀一寧一蘭天然氣輸氣管道和蘭一成一渝成品油管線的建成,為甘肅石化工業發展實現原料多元化,進一步拓寬市場提供了有利條件;千萬噸煉油能力的形成標志著蘭州石化原油加工規模達到了國際水平;大乙烯工程的建設,為甘肅今后發展乙烯后續加工產品.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
2、行業門類比較齊全。改革開放二十多年,甘肅石化工業得到了迅速發展,目前己基本形成石油勘探與開發、化學礦山、化肥、農藥、農膜、有機和無機化工基本原料、三大有機合成材料、精細化工、塑料加工、化工機械和化學清洗等25個行業,能生產800多種石化產品,行成了行業門類比較齊全的石化工業體糸。
3、有比較豐富的礦產資源。除了石油、天然氣資源外,煤炭資源相當豐富,全省探明煤炭儲量63億噸左右,而且煤質好、埋藏淺、集中、層厚,是理想的動力、氣化、煤化工用煤。化學礦、非金屬礦資源豐富,尤其是重晶石、螢石、石灰石、芒硝等資源,為發展無機化工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4、發展了一批好的骨干企業。在大力支持蘭州石化公司、蘭煉、蘭化、玉門油田公司、慶化公司等中央在甘石化企業發展的同時,通過結構調整、資產重組、企業改制、技術改造等途徑,培育甘肅地方化工新的經濟增長點,加大了對劉化、永新集團,金化集團、404鈦白粉分廠、銀光化學工業公司、亞盛集團等大型化工企業的結構調整和技術改造力度,形成了一批有較大規模,有拳頭產品,有市場競爭力,能發揮行業優勢的地方化工企業集團。
5、擁有較好的技術和人才優勢。甘肅石化工業歷史悠久,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科研、開發、建設、生產和經營管理經驗,為新中國培養了一大批工程技術人員和經營管理人才并培養了大批熟練的技術工人。目前,全省石化行業擁有各類工程技術人員及管理人才2.5萬人,有14所科研設計院所,13所大專、中專學校。蘭大、蘭州理工、蘭州交大、西北師大等院校都有化學或化工糸,較好的石化工業基礎和技術人才優勢,為甘肅石化工業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1、以中央企業為主,地方化工薄弱。甘肅石化工業共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63戶,資產總計376億元。石化工業增加值的70%來自蘭州石化、玉門油田、長慶油田等9戶中央企業。地方化工企業雖然數量較多,但除劉化、金化、亞盛和永新集團幾戶省屬企業較大外,其余都是中小企業,規模效益較差。
2、以石油化工為主,天然氣化工、煤化工比重很小。天然氣利用由于資源、價格、技術等因素限制,目前主要用于民用,化工上僅有蘭州石化、劉化兩戶企業用于化肥生產,分別使用2.7億方和1.5億方,總用量約4億多方。煤化工主要集中在金化等以煤為原料的化肥企業。天然氣化工、煤化工比重很小,不利于資源的綜合利用。
3、除農用化工產品外,基本以化工原料為主,初加工產品多、深加工產品少。農用化工產品方面,全省現已形成70萬噸合成氨、90萬噸尿素、16萬噸磷二銨等化肥生產能力。基本化工原料方面,已形成100萬噸硫酸、12萬噸濃硝酸、18萬噸純堿、9萬噸燒堿、5萬噸鉻鹽、1.5萬噸鈦白粉等基本化工原料生產能力。有機化工原料方面,已形成24萬噸乙烯、19萬噸丙烯、37萬噸合成樹脂、7.2萬噸合成橡膠、3.4萬噸合成纖維、2萬噸TDI的生產能力。原油加工能力已達1700萬噸,TDI、濃硝酸、鈦白粉和鉻鹽規模已居全國前列。但代表行業發展水平,市場需求量大的合成樹脂、合成纖維、工程塑料等高新技術產品、高附加值產品生產企業少。精細化工產品主要集中在涂料、助劑、煉油催化劑等傳統領域。食品添加劑、飼料添加劑、醫藥中間體等新興領域精細化工產品比重很小。
4、大部分產品原料、市場兩頭在外,資源對外依存度較大。甘肅農用化工產品市場主要在省內。大部分化工生產原料依靠區外供應,原油、天然氣主要來自新疆、青海兩地,目前蘭州石化原油用量1000萬噸的70%以上來自新疆,玉門油田原油用量300多萬噸的84%來自省外;省內天然氣全部由青海澀北氣田供應;省內聚乙烯、聚丙烯、合成橡膠、合成樹脂等產品主要銷往西南和沿海地區。
三、發展思路和目標
1、發展思路。以蘭州石化千萬噸煉油和大乙烯建設為契機,引導支持相關企業發展乙烯下游深加工產品,形成合成材料、工程塑料、橡膠、TDI等關聯度高的產業鏈;開發利用冶金有色骨干企業的副產化工原料,發展無機化工;加大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力度,積極爭取鋪設烏一蘭原油管道,為甘肅石化的長遠發展奠定穩定的基礎。
2、發展目標。充分發揮資源、技術、人才和管理優勢,堅持"大型、先進、深度、集約、系列化"原則,以建設大石油、大煉油、大化工為龍頭,把甘肅建成我國西部最大的高新石化基地。
一是以"兩蘭"為依托,用5-15年時間,煉油能力達1800萬噸,乙烯110萬噸,建成我國大型煉油、乙烯、苯乙烯、聚酯、合成橡膠五大系列石化工業生產基地;二是建成以玉門為中心的原油開采與煉制、石化產品以及鈦白粉、鉻鹽、硫酸、元明粉、硫化堿為主的石油化工基地;三是建成以石油和天然氣勘探、開采、加工以及天然氣化工為主的慶陽石油化工基地。
四、發展重點
1、把蘭州大乙烯工程構筑成甘肅石化工業發展的新平臺
蘭州大乙烯工程總投資53億元,將形成80萬噸乙烯、30萬噸全密度聚乙烯、20萬噸高壓聚乙烯、30萬噸聚丙烯的生產能力。為了提高整體效益,中油蘭州石化還將投資22億元,配套新建、改造和擴建合成氨制氫聯合裝置、濃硝酸、汽油加氫、芳烴抽提、苯乙烯、丁苯橡膠、丁二烯等8個裝置。到2006年大乙烯建成后,蘭州石化主要產品聚乙烯、聚丙烯產量達到98萬噸,副產品甲苯、濃硝酸、丁二烯等產量達到1l0萬噸,蘭州石化綜合競爭力大大增強,將有力地帶動甘肅省聚氨酯、塑料加工、涂料、橡膠、工程塑料、精細化工等乙烯相關行業的發展。
2、大力扶持乙烯后續產品深加工,形成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鏈
(l)碳五、碳九產業鏈。碳五、碳九是蘭州石化裂解氣油副產品,年產量15萬噸,其深加工產品主要用于涂料、橡膠加工等行業。蘭化(存續企業)規劃實施ll萬噸碳五、碳九綜合利用項目,發展石油樹脂等深加工產品。蘭化、蘭煉(存續企業)還規劃利用大乙烯的碳四、苯、甲苯等產量較多的副產品,配套實施順酐、苯胺、異丙醇等多個深加工頊目,現已有部分項目正在實施。
(2)TDI產業鏈。TDI是生產聚氨酯泡沫塑料、合成纖維等系列產品的主要原料,目前國內年需求量近20萬噸,但實際生產能力不足4萬噸,難以滿足聚氨酯等工業快速發展的需要。目前銀光公司正在實施5萬噸/年TDI擴建工程,下一步將利用開發的TDI工藝軟件包將再擴建5萬噸,同時蘭化公司也準備引進國外技術,建設10萬噸非光氣法TDI。這兩個項目建成后,全省TDI生產能力將達剄20萬噸,成為國內最大TDI生產基地之一。
生產TDI的主要原料為甲苯、濃硝酸、液氯。大乙烯項目建成后,蘭州石化公司可提供6.8萬噸甲苯、15萬噸濃硝酸。項目所需甲苯14萬噸、濃硝酸10萬噸,可大部分依托蘭州石化配套提供。所需液氯20萬噸可從稀土集團和鹽化配套,副產的鹽酸可供稀土集團使用,相互配套。
(3)輪胎產業鏈。隨著我國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全鋼子午線輪胎市場需求增長很快,預計到2005年僅汽車配套、替換胎年需求量就將達4000萬條以上,目前西北地區除寧夏有50萬套生產能力外,其余地區生產規模都不大。蘭州金剛輪胎公司擬投資12.5億元建設100萬套斜膠胎、100萬套全鋼子午胎項目,斜膠胎項目廠房投資6000多萬元,施工已基本結束,全鋼子午胎項目也已開始進行與外方接洽,2006年建成投產后,可望形成西北最大輪胎生產基地。
該項目所需丁苯橡膠等合成膠原料3.2萬噸,全部可依托蘭州石化配套。簾子線、鋼絲、各種助劑、白炭黑、填充料等全部可由省內企業生產供應,加快相關行業發展。可考慮引導相關企業利用蘭州大乙烯裂解渣油,建設3萬噸/年新工藝炭黑裝置,以滿足輪胎項目需求量。
(4)塑料加工產業鏈。甘肅現有塑料加工生產能力約20萬噸,目前產量10萬噸左右。其中合資引進的亞盛滴灌設備生產線、蘭煉化工總廠PVC型材產品檔次較高,在國內有一定的競爭力。蘭州石化大乙烯項目針對西北地域特色和甘肅省經濟發展需要,在聚乙烯產品中引進了一批農膜、管材、電力電纜、中空容器、涂層等專用樹脂牌號,為甘肅省塑料、化纖工業產品結構調整提供了有利條件。通過引導企業加快開發和生產特殊農膜專用料、通訊電纜專用料、農業滴灌設備、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管件等高檔產品,預計可利用聚乙烯20-25萬噸。
另外,可利用蘭州石化引進設備和樹脂品種,利用蘭州維尼綸廠醋酸乙烯和聚乙烯醇對聚乙烯進行改性,生產乙烯一醋酸乙烯共聚物或改性產品,用于膜生產、精細化工等方面,滿足市場增長需求,填補西北地區空白。
(5)工程塑料產業鏈。工程塑料產品中聚碳酸酯、聚甲醛用量增長較快,大量用于電子、汽車、工程機械等行業,目前國內主要依靠進口解決。沿海一些發達地區都在規劃建設大規模聚碳酸酯等裝置。藍星集團擬投資建設6萬噸聚碳酸酯、6萬噸聚甲醛等項目。聚碳酸酯上游主要原料苯和丙烯等均可依托大乙烯項目或省內其他煉廠配套。在此基礎上,可考慮引導有關企業進一步利用藍星集團項目產品聚四氫呋喃和銀光公司TDI及蘭州石化對二甲苯等,發展氨綸等國內短缺化工產品。
(6)高檔涂料產業鏈。省內主要涂料產品生產企業有西北永新集團等,永新也是國內大型涂料生產企業之一,具有一定的科研開發能力。如能抓住大乙烯擴建的機遇,配套利用省內TDI、鈦白粉、鐵鉻系顏料、有機顏料、溶劑油、碳五和碳九石油樹脂等原料,可進一步發展油漆、油墨高檔產品。
3、加速發展精細化工,提高產品檔次和生產技術
重點發展節能、低污染、專用、功能型涂料;塑料助劑、醫藥中間體;化學試劑及表面活性劑等。重點抓好西北永新集團1400噸鈦青藍,404廠3萬噸鈦白粉擴建,白銀希科高技術發展有限公司鈷鹽催化劑、碘海醇、3000噸柴油凝劑等項目建設。
4、積極發展農用化肥,高效農藥等化工產品
化肥控制總量,優化結構,發展多元高效化肥。利用天然氣資源對有條件的尿素生產企業進行原料路線改造。同時調整產品結構,發展長效碳銨、磷二銨、大顆粒尿素、多元高濃度復合肥、生物肥、高效專用肥等品種。堅持走"以化養肥、肥化并舉"之路,發展適銷對路的化工新產品,扭轉產品單一的被動局面。
農藥重點發展高效、安全、低毒、無公害農藥、生物農藥及農藥中間體,抓好榆中農藥廠煙堿殺蟲劑、三川藥業公司生物堿殺蟲劑等擴建工程,形成規模經濟,滿足農業需要。
5、加大隴東、河西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力度,提高隴東地區原油加工能力
目前長慶油田在隴東地區勘探面積4萬平方公里,油氣總資源量28.47億噸,探明儲量2.46億噸,其中西峰油田探明儲量3675萬噸。中油集團計劃投資35億元,在加大勘探力度的基礎上,爭取"十五"末使隴東地區原油年產量達到250萬噸,"十一五"將超過300萬噸。在進一步加大隴東地區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力度的同時,應加快對長慶油田馬嶺助劑廠和慶陽煉化公司的技術改造,擴大原油加工能力,逐年提高原油加工量。
河西走廊油氣資源量約5.8億噸,主要集中在青西(酒泉境內)、民樂、金昌、武威、昌馬、潮水等盆地,目前玉門油田在青西盆地已探明油氣儲量l.26億噸,青西油田產量已突破40萬噸。下一步中油計劃投入6-7億元,爭取2005年原油產量達到100萬噸。
6、積極爭取鋪設烏魯木齊一蘭州原油管道,降低蘭州石化生產成本
中國一哈薩克斯坦石油管道建設工程已處于論證階段,據了解管道建成后每年將有2000-5000萬噸的哈薩克斯坦原油輸往新疆,疆內原油量將達4000-7000萬噸,而當地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最多有2000-3000萬噸,至少1000萬噸以上原油需外運。因此,中油集團在初步確定鋪設年輸送量500萬噸的烏魯木齊一蘭州成品油管道的同時,也有鋪設原油管道的設想。
目前,蘭州石化加工的原油70%以上都是從新疆、青海兩地通過鐵路運輸過來的,運輸成本較高,企業每l元產品銷售收入中,原油的成本占了90%左右,而東北地區煉化企業原油通過管道運輸,原油占成本比例只有60%左右,僅管道運輸就可降低外運成本1/3左右。同時,管道輸送也將提高蘭州石化原油供應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7、支持骨干有色冶金企業利用副產化工原料發展無機化工
金川公司、白銀公司冶煉能力擴大后,冶金煙氣制酸能力將大幅度增長,企業都有延伸產業鏈的設想,金川公司重點發展亞硫酸鈉、燒堿、PVC、硫酸鉀等化工產品,"十一五"期間形成200萬噸無機化工產品生產能力;白銀公司在加快建設干法氟化鋁項目基礎上,重點發展氟橡膠、氫氟酸等氟化工系列產品;酒鋼和嘉峪關有聯合第三方,利用酒鋼不銹鋼及碳鋼擴建項目新增冶金燃氣,建設天然氣一冶金副產煤氣聯產50萬噸/年甲醇項目的設想,青海油田對該項目用氣也有考慮,這些項目的建設,將在很大程度上促進甘肅省無機化工的發展。
--來源: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