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濟南9月17日電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汪燮卿說,中國未來對乙烯的需求量巨大,由于受原材料短缺的制約,開發新技術十分必要。
汪燮卿是日前在山東省淄博市舉行的中國(淄博)新材料技術論壇上發表上述看法的。他說,根據中國在2020年全面進入小康社會的發展目標,預計2005年中國對乙烯的需求量折算成乙烯當量為1870萬噸到1910萬噸,2010年為2530萬噸到2600萬噸,2015年為3200萬噸到3400萬噸,2020年為3800萬噸到4200萬噸。
?。玻埃埃材?,中國乙烯生產能力達553萬噸,居世界第四位,乙烯產量541萬噸。合成樹脂生產能力和合成橡膠生產能力分別居世界第五位和第四位。
汪燮卿分析說,未來20年間中國相關產業的發展對乙烯和丙烯的需求主要表現在6個方面。
農業上,主要包括農用棚膜、地膜、大棚養畜和飼料氨化所用的薄膜,節水器材和管材,防曬和防蟲網、網箱養魚用塑料制品,包括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預計到2020年需要310萬噸。
建筑業上,以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和聚苯乙烯等為主。從未來對住宅要求節能、舒適、安全和綠色環保的趨勢看,預計到2020年需求量將達到1000萬噸。
包裝業是隨農產品發展包括糧油、肉、蛋、奶、飲料等而發展的,包裝材料的需求預計在2020年將超過500噸。
電子和家用電器方面,包括電視機、電冰箱和空調等, 預計2020年的需求量將達到800萬噸。
紡織行業,包括服裝、裝飾和產業用纖維,到2010年中國合成纖維人均消費將從2002年的6公斤左右提高到8公斤,2020年達到人均9公斤左右。而上世紀90年代日本人均消費量為10公斤。
汽車工業方面,從外裝、內飾到一系列的功能件,每輛汽車的塑料部件已多達400余種。據測算,轎車每使用1公斤塑料替代傳統材料,車體可減重1.2公斤;而車的重量每減輕10%,行駛每100公里可節油1公升。上世紀末,世界轎車中塑料占車重比例已增加到20%以上。
汪燮卿說,中國乙烯和丙烯的發展受到原料的嚴重制約。傳統生產乙烯的原料主要是石腦油。由于中國原油餾份偏重,用于蒸汽裂解乙烯的石腦油收率低,到2010年,只能滿足所需量的50%。因此,開發新的技術路線,用重質原料通過催化過程生產乙烯,或綜合利用石化副產品生產乙烯和丙烯,十分必要和重要。
汪燮卿認為,利用蒸汽裂解的碳四烯烴催化裂解可以得到54%到55%的丙烯和乙烯,在液化氣價格低而丙烯緊缺的情況下,這是值得開發的新技術。此外,利用碳五烯烴生產氣體烯烴,丙烯和乙烯單程收率可達37%到46%,因此作為燃料燒掉是十分可惜的,應該作為乙烯和丙烯原料進行加工。
汪燮卿是日前在山東省淄博市舉行的中國(淄博)新材料技術論壇上發表上述看法的。他說,根據中國在2020年全面進入小康社會的發展目標,預計2005年中國對乙烯的需求量折算成乙烯當量為1870萬噸到1910萬噸,2010年為2530萬噸到2600萬噸,2015年為3200萬噸到3400萬噸,2020年為3800萬噸到4200萬噸。
?。玻埃埃材?,中國乙烯生產能力達553萬噸,居世界第四位,乙烯產量541萬噸。合成樹脂生產能力和合成橡膠生產能力分別居世界第五位和第四位。
汪燮卿分析說,未來20年間中國相關產業的發展對乙烯和丙烯的需求主要表現在6個方面。
農業上,主要包括農用棚膜、地膜、大棚養畜和飼料氨化所用的薄膜,節水器材和管材,防曬和防蟲網、網箱養魚用塑料制品,包括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預計到2020年需要310萬噸。
建筑業上,以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和聚苯乙烯等為主。從未來對住宅要求節能、舒適、安全和綠色環保的趨勢看,預計到2020年需求量將達到1000萬噸。
包裝業是隨農產品發展包括糧油、肉、蛋、奶、飲料等而發展的,包裝材料的需求預計在2020年將超過500噸。
電子和家用電器方面,包括電視機、電冰箱和空調等, 預計2020年的需求量將達到800萬噸。
紡織行業,包括服裝、裝飾和產業用纖維,到2010年中國合成纖維人均消費將從2002年的6公斤左右提高到8公斤,2020年達到人均9公斤左右。而上世紀90年代日本人均消費量為10公斤。
汽車工業方面,從外裝、內飾到一系列的功能件,每輛汽車的塑料部件已多達400余種。據測算,轎車每使用1公斤塑料替代傳統材料,車體可減重1.2公斤;而車的重量每減輕10%,行駛每100公里可節油1公升。上世紀末,世界轎車中塑料占車重比例已增加到20%以上。
汪燮卿說,中國乙烯和丙烯的發展受到原料的嚴重制約。傳統生產乙烯的原料主要是石腦油。由于中國原油餾份偏重,用于蒸汽裂解乙烯的石腦油收率低,到2010年,只能滿足所需量的50%。因此,開發新的技術路線,用重質原料通過催化過程生產乙烯,或綜合利用石化副產品生產乙烯和丙烯,十分必要和重要。
汪燮卿認為,利用蒸汽裂解的碳四烯烴催化裂解可以得到54%到55%的丙烯和乙烯,在液化氣價格低而丙烯緊缺的情況下,這是值得開發的新技術。此外,利用碳五烯烴生產氣體烯烴,丙烯和乙烯單程收率可達37%到46%,因此作為燃料燒掉是十分可惜的,應該作為乙烯和丙烯原料進行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