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在農村居民收入穩步增長的推動下,四川農村居民生活消費支出呈現加快增長的態勢,生活消費水平明顯得到提高。據對全省40個縣(市、區)4000戶農村住戶抽樣調查,2003年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747.02元,比上年增加155.68元,增長9.6%,增幅比上年快3.3個百分點,扣除物價因素后,實際比上年增長8.7%。從2003年農村居民生活消費特點看,滿足基本生存需求的食品、衣著消費穩定增長,文化教育和醫療保健等發展型消費增長較快,而交通通訊等享受型消費成為農村居民消費熱點。
一、2003年農民生活消費支出是1997年來增長最快的年份
1997年以來,受農民收入增長緩慢的制約,四川農村居民生活消費支出增長非常緩慢,個別年份還出現了下降,這種現象直到2002年隨著整個國民經濟的好轉,農民增收步伐的加快,緩慢狀況才逐漸得到改善。近五年來農村居民生活消費支出增長情況是,1998年與上年持平,1999年比上年下降了1.0%,2000年有所回升,增長4.1%,2001年增長又放慢,僅增長了0.8%,2002年快速回升,增長6.3%,2003年增長加快,增長了9.8%。
二、農民生存型生活消費支出穩定增長,結構明顯優化
1、食品消費支出穩定增長,肉、禽、蛋、蔬菜等營養價值高的消費增加較多。2003年農村居民人均食品消費支出941.70元,比上年增加84.43元,增長9.8%。在食品消費中,人均用于主食消費支出僅220.91元,比上年略增1.5%;而人均副食和其他食品消費支出720.79元,比上年增長12.7%。從食物消費量看,“講營養,講健康”趨勢明顯。糧食、油脂、食糖等食物消費量下降,而肉、蔬菜、水果等消費大幅增加。2003年農民人均糧食消費225.17公斤,比上年下降4.4%;人均動植物油消費5.21公斤,下降22.8%;人均食糖消費1.37公斤,下降9.2%;人均肉禽類消費33.14公斤,增長16.0%;人均蔬菜及制品消費180.65公斤,增長21.1%;人均水產品消費1.91公斤,增長25.7%;人均蛋類消費4.73公斤,增長30.9%;人均水果消費11.45公斤,增長8.1%。此外,隨著收入的增長和經濟活動的增加,農村居民的飲食習慣也在不斷發生變化。2003年人均在外飲食111.95元,比上年增長30.5%,在外飲食消費支出已占到整個食品消費支出的11.8%,比上年提高6.1個百分點。
2、衣著消費支出增長,成衣化消費傾向明顯。2003年農村居民人均衣著消費支出85.94元,比上年增加6.64元,增長8.4%,其中人均用于購買服裝的消費51.89元,增長12.0%,此項支出占整個衣著消費支出的60.4%,比上年提高了2.0個百分點。人均購買各類服裝1.91件,增長15.8%;購買其他穿戴和裝飾性物件支出人均73.28元,增長2.2%。
三、享受型消費成為消費熱點
2003年農村居民將越來越多的錢用于追求舒適的生活方式,居家更加寬敞、舒適,衛生條件得到改善;追求時尚,對交通通訊方面的消費非常大方。
1、居住消費講質量、講舒適。2003年農民人均居住消費支出224.80元,比上年增加10.36元,增長4.8%。雖然增長不多,但寬敞舒適的住房一直是農村居民生活質量改善的重要目標,盡管農村建房已經歷了幾個高潮期,但農戶購建房的熱情依然不減,2003年有1.7%的家庭新建或購買了住房。2003年末,農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積達28.99平方米,其中鋼筋混凝土面積7.36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長14.2%,占住房面積的25.4%,比上年提高了2.8個百分點。
2、居家衛生條件不斷改善。2003年,4000個調查戶中有94.0%的農戶有衛生設備,比上年提高了1.0個百分點,其中使用水沖式廁所的占2.8%;有88.8%的農戶使用安全飲用水,比上年提高了0.2個百分點;4.9%的農戶擁有熱水器,比上年提高了0.5個百分點。2003年,農戶生活用電量平均每戶195度,比上年增長10.8%,使用液化氣作為燃料的農戶占1.0%,使用煤炭作為燃料的農戶占25.9%,抽油煙機、吸塵器等也逐漸進入百姓家庭。
3、交通通訊消費,尤其是通訊消費,既是農村居民的消費熱點,又是農村居民的消費亮點。2003年農村居民人均交通和通訊消費支出105.19元,比上年增加20.59元,增長24.3%,比農民生活消費支出增速高14.5個百分點。據分析,交通通訊支出的大幅度增長主要來自兩個方面:
第一、固定電話和移動電話在農村普及率提高,為農村居民的生活帶來了更多的便利。2003年四川農村有6.6%的家庭新安裝了固定電話,農村的固定電話普及率達到22.8%。而移動電話(手機)由于新產品的不斷推出和價格的大幅度下降,吸引了更多農村居民購買,成為通訊消費支出的新亮點,全年人均用于購買移動電話支出9.70元,比上年增長70.8%,2003年末平均每百戶農村居民移動電話擁有量18部,比上年增加8部,增長80%。
第二、交通通訊服務費用大幅度增長。交通通訊設備的普及,帶來相應的服務費支出快速增長。2003年農村居民人均交通服務費支出42.38元,比上年增長13.2%,其中人均通訊服務費支出27.18元,增長40.4%。
四、發展型消費增長速度加快
農村居民在滿足基本物質需求后,對提高自身教育和健康水平以及充實精神文化生活的愿望迫切,直接推動著消費結構向更高層次的提升。2003年農村居民人均文化教育、娛樂、醫療的消費支出293.63元,比上年增加39.61元,增長15.6%。
1、文教娛樂消費支出增加多。2003年農村居民人均文教娛樂消費支出202.27元,比上年增加26.49元,增長15.0%。其消費特點:一是購買文教娛樂用品支出增長快,人均38.21元,增長11.5%,其中人均購買書報雜志支出9.24元,增長12.8%,人均購買彩電等娛樂用品支出23.44元,增長9.7%;二是教育服務費支出增長幅度大,人均156.50元,增長17.7%,其中人均學雜費149.87元,增長14.3%;三是旅游休閑消費支出呈現快速增長趨勢,人均旅游消費支出1.45元,增長31.4%。
2、醫療保健消費支出快速增長。2003年農村居民人均用于醫療保健的支出91.36元,比上年增加13.10元,增長16.7%。其中人均醫療保健服務費支出38.01元,增長52.2%。由于藥品價格有所下降,農村居民人均購買藥品支出52.19元,不僅沒有增長,反而較上年下降了1.0%。
五、耐用消費品擁有量增加多,結構變化大
以洗衣機、電冰箱、彩電、影碟機、空調機等為代表的新大件,繼續成為農村居民的最愛,保持著較快增長勢頭。2003年末,每百戶農村居民擁有洗衣機22.5臺,比上年同期增長11.4%;電冰箱7.1臺,增長7.8%;彩色電視機56.1臺,增長20.3%;影碟機27.9臺‚增長35.0%;空調機0.7臺,增長116.7%。此外,摩托車、手機、電話機等大幅增長。每百戶農村居民擁有摩托車15.5輛,增長10.3%;移動電話17.9部,增長114.7%;電話機23.2部,增長42.0%。
而以電風扇、自行車、黑白電視機、收錄機等耐用消費品為代表的老大件,繼續受到農村居民的冷落。2003年,每百戶農村居民擁有電風扇143.4臺,增長4.6%;照相機1.3架,下降5.5%;自行車48.2輛,下降2.4%;黑白電視機52.3臺,下降13.7%;收錄機12.1臺,下降11.2%。
六、農村居民生活消費中存在的問題不容忽視
盡管2003年四川農村居民生活消費支出增長加快,生活水平提高很大,生活消費質量得到明顯改善,但存在的問題也不容忽視,應引起高度重視。
1、四川農村居民消費水平仍處較低水平。2003年農村居民生活消費水平雖有較大增長,但比全國平均水平低10%以上,比上海、北京、浙江等東部地區農村居民低30%以上。2003年農村居民的恩格爾系數(食品支出占生活消費支出的比重)為53.9%,居高不下,總體判斷,仍處在溫飽有余的階段。
2、一些不良消費和一些“陋習”支出較大。一是迷信用品及喪葬等支出增長快。2003年農村居民人均迷信用品及殯殮費支出9.65元,比上年增加4.53元,增長88.5%。二是請客送禮支出大。2003年農村居民人均增送親友支出85.07元,相當于當年稅費支出的1.5倍。
3.低收入戶生活困難。按五等分對4000個調查戶進行分組,2003年每個組農村居民生活消費支出為:低收入組人均1083.28元,中低收入組人均1386.02元,中等收入組人均1673.63元,中上收入組人均2012.92元,高收入組人均2940.51元。低收入戶生活消費支出只及高收入戶的36.8%,且低收入戶恩格爾系數高達62.9%,這說明,低收入戶生活消費的大部分支出用于了食物消費,主要是解決溫飽問題,生活困難。
-來源:國家統計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