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四月份是一個陽光明媚,姹紫嫣紅的季節,我們大家原本應該走出戶外,去郊游,去踏春。然而由于一場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卻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想去旅游的改變了計劃,想去購物的也很少去商場了。那么企業的生產經營會不會受到SARS的影響呢?我國的經濟發展速度會因此放緩嗎?近幾天我們連續報道了有關“非典”疫情對亞洲經濟影響的話題,今天我們請到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新聞發言人姚景源就我國今年前四個月國民經濟運行的最新數字做一下分析。
國家統計局今天公布了今年4月份我國國民經濟運行的最新數據,數據顯示,盡管受到了非典型肺炎這樣突發事件的影響,有些行業增長放慢,但是我國經濟整體上繼續保持較快發展的態勢。
據國家統計局初步測算,4月份我國國民經濟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其中工業生產增長有所放慢,4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3197億元,同比增長14.9%,比上個月回落了2個百分點。受到抗擊非典需求增加的影響,醫藥制造、紡織業增長較快,當月分別增漲20%左右。另外,大家在減少出門的同時,更多的依靠電話和網絡交流,從而帶動了通信設備、電子計算機的增長,并激發了家用轎車的消費。4月份,光通信設備和電子計算機產量同比增長了97.5%和95.7%,移動電話機的產量增長了46.9%,轎車產量增長了83.6%。
盡管受“非典”影響,部分農產品出口受阻,但我國進出口貿易繼續快速增長。4月份進出口總額702億美元,同比增長33.8%,其中出口貿易額356億美元,進口貿易額346億美元,進出口相抵,順差10億美元,扭轉了年初以來出現逆差的局面。
備受消費者關心的市場價格基本平穩。4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比上月下降了0.2%。但部分與抗“非典”有關的商品,如醫療保健用品和中藥材等價格上漲。受“非典”影響,居民外出購物減少,4月份全社會消費品零售額3407億元,同比增長了7.7%,比上個月下降了1.6個百分點。受到影響最大的當屬餐飲業,當月全國餐飲業零售額增長了2.1%,遠低于上個月15.3%的增速。此外,旅游人數和旅游收入也出現大幅下降,據測算,4月份國內旅游人數同比下降約20-30%。
主持人:姚先生,您作為國家統計局的新聞發言人,應該說每個月都要接觸大量的統計和報表,我們說今年四月可以說是一個非常的四月,在總結今年的統計報表的時候看到這些統計數據的時候,您的心情是不是跟以前不太一樣?
姚景源:四月份整個統計數據表明我們四月份國民經濟仍然處于持續快速增長的態勢。我們的固定資產投資、進出口還處于一種快速增長的勢頭,物價、財政金融處于一種平穩的態勢。當然了,我們部分指標增幅有所回落,面對“非典”這樣嚴重的影響,我想四月份能取得這樣的經濟成就是很不容易的,這應該歸公于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歸公于全國人民的萬眾一心。
主持人:我們知道這場“非典”疫情突如其來的時候,很多人都很擔心。那么同時我們在社會生活中也可以注意到,有些行業因為這場疫情的到來受到了影響,比如說像餐飲、旅游、交通運輸,我們想知道這些受影響的部門,它們在四月份的經濟增長表現究竟怎么樣,它們在整個國民經濟的增長中間又占多大的比重?
姚景源:我們的餐飲業、交通運輸業和旅游業受到較大的影響,應當說是他們一方面給整個國民經濟的增長帶來一定負作用,但是另外一方面我們也要看到,餐飲業、旅游業和交通運輸業在整個國民生產總值當中占的比重不是很大的。比如說餐飲業,如果按照去年的數據來計算的話,餐飲業在整個GDP的計算當中和批發零售貿易業在一起大概是占在8%左右,而餐飲業在8%當中,占12%左右。交通運輸業也是這樣,交通運輸業和郵電電訊業在一起大概在GDP當中占到6.4%左右。我們說它對餐飲業、交通運輸業、旅游業的沖擊,對GDP影響不是很大。并不是說它們不重要,而是說這些行業目前受到的沖擊很大,但是還不至于從根本上影響整個國民經濟的增長。
主持人:我們也注意到,有些行業受到了影響,就像您剛才所指出的一樣。但是我們發現另外一些行業在最近一段時間的生產和經營是非常活躍的,比如說汽車、計算機、信息通訊業,這些行業的增長情況究竟怎么樣呢?
姚景源:我們四月份小汽車的生產量達到了增長83.6%,這是很高的增長速度了。電子計算機生產量是增長了65.7%,這也是很高的增長速度。電子通訊、移動電話的增長是64.9%,應該說這些消費熱點還是在持續發展、增長。
主持人:我們還注意到在我們四月份的統計數據中間,全社會的固定資產投資依然保持了強勁的增長,接近了30%。在四月份這樣一個非常時期,為什么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還會出現這么高的增長速度呢?
姚景源:現在,國內外的投資者應當說對中國經濟還是滿懷信心的,對我們的前景還是看好的。盡管我們遇到了突如其來“非典”的影響,但是大家對中國經濟的看法現在還是一致的,中國經濟有良好的前景。所以一方面我們從投資的速度上看是近30%的增長,而現在我們還應當看到我們今年確定的1400億的長期國債投資基本上還沒有啟動,如果說我們再全面啟動1400億的長期建設國債投資的話,那么國債投資的示范和帶動效應將能對整個社會投資起到更大的帶動作用。所以我們預測未來,預測我們今年中國的投資始終會保持一個持續、高速的增長態勢。
主持人: SARS疫情發生以來,國內外經濟學家分析了SARS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他們也同時提出了非典時期以及非典之后發展經濟的一些對策,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鋼:東方不亮西方亮,我們可以看到特別是在北京,就明顯地看出在外面用餐的比例在迅速下降,但是訂餐,包括快餐都明顯上升。另外來看,人們的很多消費比如到外面購物的消費在減少,但是其他服務消費在增長。另外比如說汽車包括購房這都是增長的態勢非常之高。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要盡快利用這次危機的機會,建立網上購物,網上訂餐或者是網上學習、網上教育,包括網上娛樂。實際上中央國務院已經采取一些的措施,來繼續推動不同地區不同的行業加快網上交易,這也是我們中國發展網絡經濟的一個契機。
北京大學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對醫療部門,當然這段時間有比較大的支持,那么對一些社會的貧困階層,他面對這個SARS可能產生的影響會比較大一點,尤其是他感到SARS的醫療費用會相當高。這種狀況之下的話,我們應該用公共的財政政策來支持這些危險的人。這段時間里,社會保障體系里面照顧的人我想財政必須給予比較大的支持。
美國高盛集團亞洲地區董事總經理蔡金勇:將來我覺得經濟增長并不只是經濟增長的速度,還有質量的問題。基礎設施也不是光一個水、電、路的問題,還有醫療衛生問題、環境保護問題、空氣質量問題。將來在考慮這些全面的創造所謂優良的投資環境,有利于經濟發展的時候,這些都是很重要的,而我們過去可能在硬件方面關注更多一些。
主持人:在接受采訪的時候,大家都談到了在非典期間以及“非典”疫情控制之后中國經濟如何發展,他們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對策。那么您認為在目前這樣一個非常的時刻,我們的政府應當從哪些方面入手,幫助那些受到影響比較大的行業、企業,擺脫“非典”的陰影,同時能夠推動我們的經濟快速、穩定、持續的發展。
姚景源:目前來講我們應該是更好的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的一手抓防治非典一手抓好經濟建設的基本方針。從把“非典”影響壓縮到最小的這個限度上看,國務院上星期的常務會議提出了八項措施,我想八項措施就是保證我們整個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一個重要措施。比如說八項措施當中提出,要加大固定資產投資的力度,要調整投資結構,這樣有助于我們通過投資進一步拉動整個國民經濟。八項措施當中提出我們要培育消費熱點和新的經濟增長點,來促進消費來加快研究制定汽車的產業政策和消費政策,要加大普通住房和經濟使用房供給,這些都有助于我們進一步擴大消費,促進我們國民經濟向良性循環方向發展。
八項措施當中也提出來了對與受“非典”影響較大的行業,比如我們剛才談到的餐飲業、交通運輸業、旅游業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減免一些行政事業性的收費,在稅收上也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所有這些我覺得都會使我們把“非典”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壓縮到最小,從而來促進整個國民經濟,沿著持續、快速、健康的軌道發展。
主持人:那么據我們了解,像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等一些國際金融組組織,都對于今年中國經濟的增長,根據最新“非典”疫情的發展情況進行了調整,他們預計中國經濟將會放慢,增長速度將會達到7.3%左右。那么您對他們這個預測怎么看。
姚景源: 應該說我們中國經濟近幾年來經歷了幾次大的外部沖擊,比如說97年我們遭遇到了亞洲金融危機的沖擊,98年我們遭受了特大洪水的沖擊,以及前兩年我們遭受了世界經濟處于在一種衰退當中的沖擊。實際上看,我們中國經濟在這些沖擊面前都保持了7%以上的增長速度,所以我預測,面對“非典”的影響,我們中國經濟保持7%的增長速度,也就是說實現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所確定的增長目標是毫無問題的,實際的經濟運行的結果我想肯定會超過7%。
前四個月的統計數據分析表明,今后我國經濟整體上還將繼續保持較快發展的態勢。就象經濟學家分析的那樣,中國的經濟活力和投資環境并沒有因為非典而發生根本的變化,中國仍然是世界上最有競爭力的勞動力市場,中國仍然是最具潛力的大市場,我們有信心使我國的經濟保持旺盛的活力。
據《央視國際》
國家統計局今天公布了今年4月份我國國民經濟運行的最新數據,數據顯示,盡管受到了非典型肺炎這樣突發事件的影響,有些行業增長放慢,但是我國經濟整體上繼續保持較快發展的態勢。
據國家統計局初步測算,4月份我國國民經濟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其中工業生產增長有所放慢,4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3197億元,同比增長14.9%,比上個月回落了2個百分點。受到抗擊非典需求增加的影響,醫藥制造、紡織業增長較快,當月分別增漲20%左右。另外,大家在減少出門的同時,更多的依靠電話和網絡交流,從而帶動了通信設備、電子計算機的增長,并激發了家用轎車的消費。4月份,光通信設備和電子計算機產量同比增長了97.5%和95.7%,移動電話機的產量增長了46.9%,轎車產量增長了83.6%。
盡管受“非典”影響,部分農產品出口受阻,但我國進出口貿易繼續快速增長。4月份進出口總額702億美元,同比增長33.8%,其中出口貿易額356億美元,進口貿易額346億美元,進出口相抵,順差10億美元,扭轉了年初以來出現逆差的局面。
備受消費者關心的市場價格基本平穩。4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比上月下降了0.2%。但部分與抗“非典”有關的商品,如醫療保健用品和中藥材等價格上漲。受“非典”影響,居民外出購物減少,4月份全社會消費品零售額3407億元,同比增長了7.7%,比上個月下降了1.6個百分點。受到影響最大的當屬餐飲業,當月全國餐飲業零售額增長了2.1%,遠低于上個月15.3%的增速。此外,旅游人數和旅游收入也出現大幅下降,據測算,4月份國內旅游人數同比下降約20-30%。
主持人:姚先生,您作為國家統計局的新聞發言人,應該說每個月都要接觸大量的統計和報表,我們說今年四月可以說是一個非常的四月,在總結今年的統計報表的時候看到這些統計數據的時候,您的心情是不是跟以前不太一樣?
姚景源:四月份整個統計數據表明我們四月份國民經濟仍然處于持續快速增長的態勢。我們的固定資產投資、進出口還處于一種快速增長的勢頭,物價、財政金融處于一種平穩的態勢。當然了,我們部分指標增幅有所回落,面對“非典”這樣嚴重的影響,我想四月份能取得這樣的經濟成就是很不容易的,這應該歸公于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歸公于全國人民的萬眾一心。
主持人:我們知道這場“非典”疫情突如其來的時候,很多人都很擔心。那么同時我們在社會生活中也可以注意到,有些行業因為這場疫情的到來受到了影響,比如說像餐飲、旅游、交通運輸,我們想知道這些受影響的部門,它們在四月份的經濟增長表現究竟怎么樣,它們在整個國民經濟的增長中間又占多大的比重?
姚景源:我們的餐飲業、交通運輸業和旅游業受到較大的影響,應當說是他們一方面給整個國民經濟的增長帶來一定負作用,但是另外一方面我們也要看到,餐飲業、旅游業和交通運輸業在整個國民生產總值當中占的比重不是很大的。比如說餐飲業,如果按照去年的數據來計算的話,餐飲業在整個GDP的計算當中和批發零售貿易業在一起大概是占在8%左右,而餐飲業在8%當中,占12%左右。交通運輸業也是這樣,交通運輸業和郵電電訊業在一起大概在GDP當中占到6.4%左右。我們說它對餐飲業、交通運輸業、旅游業的沖擊,對GDP影響不是很大。并不是說它們不重要,而是說這些行業目前受到的沖擊很大,但是還不至于從根本上影響整個國民經濟的增長。
主持人:我們也注意到,有些行業受到了影響,就像您剛才所指出的一樣。但是我們發現另外一些行業在最近一段時間的生產和經營是非常活躍的,比如說汽車、計算機、信息通訊業,這些行業的增長情況究竟怎么樣呢?
姚景源:我們四月份小汽車的生產量達到了增長83.6%,這是很高的增長速度了。電子計算機生產量是增長了65.7%,這也是很高的增長速度。電子通訊、移動電話的增長是64.9%,應該說這些消費熱點還是在持續發展、增長。
主持人:我們還注意到在我們四月份的統計數據中間,全社會的固定資產投資依然保持了強勁的增長,接近了30%。在四月份這樣一個非常時期,為什么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還會出現這么高的增長速度呢?
姚景源:現在,國內外的投資者應當說對中國經濟還是滿懷信心的,對我們的前景還是看好的。盡管我們遇到了突如其來“非典”的影響,但是大家對中國經濟的看法現在還是一致的,中國經濟有良好的前景。所以一方面我們從投資的速度上看是近30%的增長,而現在我們還應當看到我們今年確定的1400億的長期國債投資基本上還沒有啟動,如果說我們再全面啟動1400億的長期建設國債投資的話,那么國債投資的示范和帶動效應將能對整個社會投資起到更大的帶動作用。所以我們預測未來,預測我們今年中國的投資始終會保持一個持續、高速的增長態勢。
主持人: SARS疫情發生以來,國內外經濟學家分析了SARS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他們也同時提出了非典時期以及非典之后發展經濟的一些對策,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鋼:東方不亮西方亮,我們可以看到特別是在北京,就明顯地看出在外面用餐的比例在迅速下降,但是訂餐,包括快餐都明顯上升。另外來看,人們的很多消費比如到外面購物的消費在減少,但是其他服務消費在增長。另外比如說汽車包括購房這都是增長的態勢非常之高。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要盡快利用這次危機的機會,建立網上購物,網上訂餐或者是網上學習、網上教育,包括網上娛樂。實際上中央國務院已經采取一些的措施,來繼續推動不同地區不同的行業加快網上交易,這也是我們中國發展網絡經濟的一個契機。
北京大學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對醫療部門,當然這段時間有比較大的支持,那么對一些社會的貧困階層,他面對這個SARS可能產生的影響會比較大一點,尤其是他感到SARS的醫療費用會相當高。這種狀況之下的話,我們應該用公共的財政政策來支持這些危險的人。這段時間里,社會保障體系里面照顧的人我想財政必須給予比較大的支持。
美國高盛集團亞洲地區董事總經理蔡金勇:將來我覺得經濟增長并不只是經濟增長的速度,還有質量的問題。基礎設施也不是光一個水、電、路的問題,還有醫療衛生問題、環境保護問題、空氣質量問題。將來在考慮這些全面的創造所謂優良的投資環境,有利于經濟發展的時候,這些都是很重要的,而我們過去可能在硬件方面關注更多一些。
主持人:在接受采訪的時候,大家都談到了在非典期間以及“非典”疫情控制之后中國經濟如何發展,他們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對策。那么您認為在目前這樣一個非常的時刻,我們的政府應當從哪些方面入手,幫助那些受到影響比較大的行業、企業,擺脫“非典”的陰影,同時能夠推動我們的經濟快速、穩定、持續的發展。
姚景源:目前來講我們應該是更好的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的一手抓防治非典一手抓好經濟建設的基本方針。從把“非典”影響壓縮到最小的這個限度上看,國務院上星期的常務會議提出了八項措施,我想八項措施就是保證我們整個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一個重要措施。比如說八項措施當中提出,要加大固定資產投資的力度,要調整投資結構,這樣有助于我們通過投資進一步拉動整個國民經濟。八項措施當中提出我們要培育消費熱點和新的經濟增長點,來促進消費來加快研究制定汽車的產業政策和消費政策,要加大普通住房和經濟使用房供給,這些都有助于我們進一步擴大消費,促進我們國民經濟向良性循環方向發展。
八項措施當中也提出來了對與受“非典”影響較大的行業,比如我們剛才談到的餐飲業、交通運輸業、旅游業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減免一些行政事業性的收費,在稅收上也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所有這些我覺得都會使我們把“非典”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壓縮到最小,從而來促進整個國民經濟,沿著持續、快速、健康的軌道發展。
主持人:那么據我們了解,像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等一些國際金融組組織,都對于今年中國經濟的增長,根據最新“非典”疫情的發展情況進行了調整,他們預計中國經濟將會放慢,增長速度將會達到7.3%左右。那么您對他們這個預測怎么看。
姚景源: 應該說我們中國經濟近幾年來經歷了幾次大的外部沖擊,比如說97年我們遭遇到了亞洲金融危機的沖擊,98年我們遭受了特大洪水的沖擊,以及前兩年我們遭受了世界經濟處于在一種衰退當中的沖擊。實際上看,我們中國經濟在這些沖擊面前都保持了7%以上的增長速度,所以我預測,面對“非典”的影響,我們中國經濟保持7%的增長速度,也就是說實現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所確定的增長目標是毫無問題的,實際的經濟運行的結果我想肯定會超過7%。
前四個月的統計數據分析表明,今后我國經濟整體上還將繼續保持較快發展的態勢。就象經濟學家分析的那樣,中國的經濟活力和投資環境并沒有因為非典而發生根本的變化,中國仍然是世界上最有競爭力的勞動力市場,中國仍然是最具潛力的大市場,我們有信心使我國的經濟保持旺盛的活力。
據《央視國際》